[發明專利]電力變換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52003.0 | 申請日: | 201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7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野中貴文;村田信二;伊澤文仁;鈴木規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P27/08 | 分類號: | H02P27/08;H02M7/493;H02M7/5387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劉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 變換 系統 | ||
電力變換系統(100)具備:多個電力變換裝置(1、2),分別設置有通過被施加柵極電壓而成為導通狀態的開關元件(11、21),并且以能夠向同一負載供給交流電力的方式相互并聯連接;以及柵極電壓調整電路(3),通過生成使施加到多個開關元件(11、21)中的至少1個的柵極電壓的電平變化的反饋信號,進行使從多個電力變換裝置(1、2)的各個電力變換裝置輸出的平均電力均等的調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備多個電力變換裝置的電力變換系統。
背景技術
已知通過多個電力變換裝置的并行運轉,相比于使單獨的電力變換裝置運轉的情況能夠增大電力容量的電力變換系統。多個電力變換裝置以能夠向同一負載輸出交流電流的方式相互并聯連接。電力變換系統通過將交流電流臨時變換為直流電流,進而用各電力變換裝置將直流電流變換為交流電流,使交流電壓的頻率或者交流電壓的電平變化。
在使多個電力變換裝置并行運轉的情況下,在每個電力變換裝置的輸出電壓中產生差,從而多個電力變換裝置中的任意電力變換裝置的負載比其他電力變換裝置的負載更高。另外,由于各電力變換裝置的輸出電壓的差,有時產生作為在電力變換裝置之間的環電路循環的電流的循環電流。循環電流還被稱為橫電流。橫電流不對作為負載的裝置的驅動作出貢獻,所以電力變換系統由于橫電流的發生而電力變換的效率降低。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能夠實現各電力變換裝置中的柵極信號的同步的電力變換系統。柵極信號被輸入到設置于各電力變換裝置的開關元件的柵極。根據專利文獻1,各電力變換裝置通過與控制裝置之間的通信,接收電壓指令和用于柵極信號的同步的同步信號,生成柵極信號。電力變換系統通過各電力變換裝置中的柵極信號的同步,能夠抑制通過各電力變換裝置輸出交流電流的定時的偏移,降低輸出電壓的差。電力變換系統通過降低輸出電壓的差,能夠使由各電力變換裝置供給的平均電力均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285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以往的電力變換系統中,除了具備與依照來自控制裝置的柵極信號單獨地運轉的既存的電力變換裝置同樣的結構以外,還追加有用于同步信號的發送接收的通信功能和用于柵極信號的同步的處理功能。以往的電力變換系統由于追加用于實現上述功能的結構,而需要從具備既存的電力變換裝置的情況的結構大幅變更,存在結構變得復雜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通過簡易的結構,能夠以使從各電力變換裝置輸出的平均電力變得均等的方式控制多個電力變換裝置的電力變換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并達成目的,本發明所涉及的電力變換系統具備:多個電力變換裝置,分別設置有通過被施加柵極電壓而成為導通狀態的開關元件,并且以能夠向同一負載供給交流電力的方式相互并聯連接;以及柵極電壓調整電路,通過生成使施加到多個開關元件中的至少1個的柵極電壓的電平變化的反饋信號,進行使從多個電力變換裝置的各個電力變換裝置輸出的平均電力均等的調整。
本發明的電力變換系統通過簡易的結構,起到能夠以使從各電力變換裝置輸出的平均電力變得均等的方式控制多個電力變換裝置這樣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力變換系統的圖。
圖2是示出由圖1所示的電力變換系統具有的控制裝置生成的柵極信號的波形和由電力變換裝置輸出的輸出電壓的波形的圖。
圖3是示出圖1所示的控制裝置的功能通過專用的硬件實現的情況下的硬件結構的圖。
圖4是示出圖1所示的控制裝置的功能通過執行儲存于存儲器的程序的處理器實現的情況下的硬件結構的圖。
圖5是示出圖1所示的電力變換系統具有的開關元件中的集電極電流和集電極發射極間電壓的關系的例子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520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