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針對波束/極化MIMO通信選擇模式A/B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51446.8 | 申請日: | 201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34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F·盧塞克;O·贊德;E·本特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B7/04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青芝;王小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針對 波束 極化 mimo 通信 選擇 模式 方法 裝置 | ||
在無線網絡(10)中選擇通信模式的系統和方法包括通信模式選擇過程,其可以由相應設備以自動化方式執行,以識別電子設備(14)與網絡節點(12)之間的通信的模式。選擇可以在P?MIMO模式A、P?MIMO模式B、B?MIMO模式A或B?MIMO模式B之間進行。確定通信的所期望的模式基于以下內容:網絡節點(12)使用P?Mimo模式A或B?MIMO模式A有效地處理最大閾值數量的電子設備的能力和/或期望性,然后,向加入通信網絡的任何后續電子設備準予MIMO模式B通信訪問權限。通信模式選擇可以基于由電子用戶設備的移動性導致的改變信道條件以及需要使用哪些重疊和/或非重疊波束而動態地發生。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技術總體上涉及網絡環境中電子設備之間的無線通信,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選擇毫米波多輸入多輸出(B-MIMO)通信的模式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上對數據業務的需求持續增長。由于諸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標準化的長期演進(LTE)系統或高級LTE(LTE-A)系統的第四代(4G)無線系統的廣泛商業化,因此正在開發下一代無線系統。3GPP提出的一種這樣的系統是第五代(5G)無線系統或新無線電(NR)無線系統。
為了滿足對更高數據速率的需求,無線系統期望使用當前免許可的頻譜帶。高頻帶(例如毫米波)可以提供高數據速率,但是與較低頻帶系統相比,隨著信號傳播,信號功率可能更快地降低。為了提供更寬的覆蓋范圍,可以在基站(BS)側和用戶設備(UE)側利用波束成形技術。
基于極化的MIMO(P-MIMO)(也稱為極化復用)可以潛在地使數據速率加倍,而無需附加的控制/信令開銷。已經提出了某些P-MIMO傳輸技術并且被證明在有利的信道條件下(例如,強視線信道或具有主要傳播方向的信道)可以提供良好的結果。然而,在室內環境或室外環境以及高移動性用例中,無法保證視線信道。
在P-MIMO中,UE將N個(例如,兩個)數據符號發送到具有同一方向但是具有不同極化的對應的N個(在示例中是兩個)波束。符號到波束的指派是任意的。
P-MIMO可以在P-MIMO模式-A和P-MIMO模式-B下工作。在P-MIMO模式-B下,UE需要尋址由BS限定的BS波束,因此極化要旋轉以適合BS的坐標系。這可能并不總是最佳的,并且增加了UE上的預編碼負擔。在P-MIMO模式-A下,UE還可以根據其自己的極化平面進行傳輸(例如通過在其極化中的各個極化中傳輸一個流),或者根據該受限系統的最強本征模式進行傳輸,這可能導致介于兩者之間的情況。然而,在P-MIMO模式-A下,BS需要對其在其極化中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共處理,相對于P-MIMO模式B下的操作,這給BS帶來了一些附加負擔。
另一方面,在波束MIMO(B-MIMO)中,UE將M個數據符號發送到指向不同方向的M個波束,并且每波束具有一個極化。指向不同方向的M個波束在波束MIMO中為符號指派提供了M個選擇。在波束MIMO模式A下,在所有方向上發送M個數據流。在波束MIMO模式B下,在一個波束上發送一個數據流,并且在另一波束上發送另一數據流,并且依次針對M個波束中的各個波束進行這種操作。
為了便于描述和例示,將假定在波束MIMO中,UE將兩個數據符號發送到指向不同方向的兩個波束上,并且每波束具有一個極化。指向不同方向的兩個波束在波束MIMO中為符號指派提供了兩個選擇。在波束MIMO模式A下,在兩個方向上發送兩個數據流。在波束MIMO模式B下,在一個波束上發送一個數據流,并且在另一波束上發送另一數據流。然而,將理解,UE可以將任意數量的M個數據符號發送到指向不同方向的M個波束上,并且每波束具有一個極化,并且本公開不限于UE將兩個數據符號發送到指向不同方向的兩個波束上的示例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便于描述和例示,將假定UE到BS的傳輸和/或從UE到BS的通信是“上行鏈路”傳輸和/或通信,并且相反地,BS到UE的傳輸和/或從BS到UE的通信是“下行鏈路”傳輸和/或通信。本文的實施方式涉及上行鏈路傳輸、通信和協議選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514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