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有多個堆疊的線圈天線的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80051091.2 | 申請日: | 201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43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性珉;金成烈;李宰雄;鄭有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H01Q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楊莘 |
| 地址: | 韓國京畿道水***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堆疊 線圈 天線 電子設備 | ||
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殼體、顯示器、第一導電線圈以及第二導電線圈和第三導電線圈,其中,殼體包括面向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面向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以及包圍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空間的側表面;顯示器至少部分地通過第一表面暴露;第一導電線圈定位在殼體內,當從第二表面上方觀察時定位在顯示器上方,并且具有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軸;第二導電線圈和第三導電線圈位于殼體內,當從第二表面上方觀察時位于第一導電線圈上方,并且具有與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大致水平的軸線。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大體上涉及一種用于執(zhí)行短距離無線通信、電子支付或無線傳輸和接收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通常,隨著移動電子設備(例如,智能電話)的普及,移動電子設備(例如,智能電話)被用于各種領域,并且已經聚焦于例如近場通信(NFC)、磁安全傳輸(MST)和無線充電技術。當NFC、MST和無線充電技術被應用于電子設備時,除了用于諸如呼叫、視頻/音樂再現和導航引導的基本功能的使用之外,電子設備還可以被用于諸如運輸票價支付、信用卡支付、電子銀行賬戶、版權管理、識別和使用無線充電墊的無線充電,以及。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
電子設備可能需要確保天線的輻射性能,同時在其中的有限空間內接收用于NFC、MST和無線充電的天線。
問題的解決方案
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殼體、顯示器、第一導電線圈、第二導電線圈和第三導電線圈、第一無線通信電路、無線充電電路以及第二無線通信電路,其中,殼體包括面向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面向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以及包圍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空間的側表面;顯示器至少部分地通過第一表面暴露;第一導電線圈定位在殼體內,當從第二表面上方觀察時定位在顯示器上方,并且具有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軸;第二導電線圈和第三導電線圈位于殼體內,當從第二表面上方觀察時位于第一導電線圈上方,并且具有與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基本水平的軸;第一無線通信電路位于殼體內,電連接到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二導電線圈,其中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二導電線圈被配置成產生第一磁信號;無線充電電路位于殼體內,電連接到第二導電線圈,其中第二導電線圈配置為生成或接收第二磁信號,第二無線通信電路位于殼體內,電連接到第三導電線圈,其中第三導電線圈配置為生成或接收第三磁信號。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殼體、顯示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無線通信電路以及無線充電電路,其中,殼體包括面向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面向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第二表面以及包圍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空間的側表面;顯示器至少部分地通過第一表面暴露;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位于殼體內部,當從第二表面上方觀察時位于顯示器上方,并且包括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二導電線圈;無線通信電路位于殼體內,電連接到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二導電線圈,其中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二導電線圈配置為生成第一磁信號,無線充電電路位于殼體內,電連接到第二導電線圈,其中第二導電線圈配置為生成或接收第二磁信號。當從第二表面上方觀察時,FPCB包括上層和位于上層下方的下層,第二導電線圈形成在上層中,第一導電線圈形成在下層中。
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天線可以設置在多層結構中的電子設備的內部空間中,并共用輻射器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減小天線的整體尺寸,并且電子設備的內部空間可以稍微沒有限制。此外,天線可以配置為在各個方向上發(fā)射磁信號。因此,電子設備可以表現出穩(wěn)定的輻射性能。
附圖說明
從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中,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其中:
圖1是根據實施例的網絡環(huán)境中的電子設備的配置的圖;
圖2是根據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無線通信模塊、電力管理模塊和天線模塊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510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