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壓鑄裝置的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45807.8 | 申請日: | 2019-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77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C·普拉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斯克托菲克活塞注塑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00 | 分類號: | B22D17/00;B22D17/20;B22D17/22;B22D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王維;嚴慎 |
| 地址: | 奧地利格***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壓鑄 裝置 模塊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壓鑄裝置的模塊(1),模塊(1)包括底座(2)、螺桿筒單元(3)以及填充室(4),底座(2)可以被緊固到壓鑄裝置的安裝板,螺桿筒單元(3)用于生成觸變材料,其中螺桿筒單元(3)和填充室(4)被以螺桿筒單元(3)生成的觸變材料可以被傳送到填充室(4)中的這樣的方式、直接地或間接地布置在底座(2)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壓鑄裝置的模塊。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使用壓鑄裝置生產模制零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
壓鑄裝置(諸如現有技術已知的那些壓鑄裝置)使得可以在短時間內由輕金屬或輕金屬合金(例如,鋁合金或鎂合金)高精度地且大量地制造模制零件。由于使用壓鑄裝置的模制零件的定量高產率,這些裝置被廣泛使用。
觸變成型工藝中的類似的或相同的模制零件的生產也是已知的。類似于壓鑄,借助于在該工藝步驟中用作柱塞的螺桿,從而將材料引入到填充室中,并且從該填充室,經由噴嘴被注入或按壓到模具腔中。與其中使用金屬或合金的純熔體的壓鑄相反,觸變成型在固相曲線和液相曲線之間的半固體區域中工作。在該區域中存在兩個相,即,一方面,熔體,又一方面,固體顆粒。通過另外施加剪切力,實現觸變狀態,以使得觸變材料可以被注入。已經表明,這種類型的材料基礎導致具有改進的性質的模制零件。
雖然觸變成型工藝可以導致改進的模制零件,到目前為止還不能使該技術取代廣泛使用的壓鑄。具有幾秒的短周期時間的觸變成型裝置需要相當多的工藝專業知識,尤其是因為注入的材料處于觸變狀態下,并且為了這個目的,必須首先被處理,隨后再被注入。相對復雜的工藝技術可以導致大量的廢品,而且還導致機器停機時間。該技術的復雜度從全世界只有少量公司生產觸變成形裝置的事實也是顯然的。盡管原則上可以通過觸模成型工藝生產改進的模制零件,但是由于這些原因,該技術尚不流行。
這通過本發明來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壓鑄裝置的模塊,利用該模塊,壓鑄裝置可以容易地被轉換為使得觸變成型工藝可以使用壓鑄裝置來運行。
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使用壓鑄裝置生產模制零件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該目的利用用于壓鑄裝置的模塊來達成,模塊包括底座、螺桿筒單元以及填充室,底座可以被緊固到壓鑄裝置的安裝板,螺桿筒單元用于生成觸變材料,其中螺桿筒單元和填充室被以螺桿筒單元生成的觸變材料可以被傳送到填充室中的這樣的方式、直接地或間接地布置在底座上。
本發明實現的一個優點是,可以容易地被整合到現有的壓鑄裝置中的模塊被提供。以這種方式,可以在短時間量內將壓鑄裝置從典型的壓鑄工藝轉換到觸變成型工藝。已經在使用的大量壓鑄裝置因此可以被用來借助于觸變成型生產模制零件。本發明從而也是有益的,因為模塊可以被緊固到壓鑄裝置的安裝板,或者在使用期間被緊固在那里。因此,壓鑄裝置本身不需要任何較大的轉換工作;相反,可以僅將根據本發明的模塊緊固在壓鑄裝置上的更靠近注入必需的柱塞的安裝板的前面。模塊因此可以被布置在安裝板之間,并且因此被布置在實際的工具室中。用于形成模具腔的鑄造工具的兩個半模然后可以被以典型的方式布置在相對的安裝板和模塊的底座上。因此,通過將模塊布置在安裝板之間,一種雙層被創建。該構思使得轉換支出可以最小化。
螺桿筒單元包括螺筒和螺桿。螺桿被布置在螺筒的內部。螺桿被用于使進給的材料(通常是金屬或合金)處于觸變狀態,該金屬或合金將被用于在半模關閉之后注入到模具腔中。為了在螺桿筒單元內達到所需的溫度,溫度控制單元被提供。溫度控制單元通常被實施為加熱元件。加熱元件可以被布置在螺桿筒單元的外部。例如,該加熱元件可以是電阻加熱元件,該電阻加熱元件被布置在螺桿筒單元的周邊的區域中或者整個延伸部分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斯克托菲克活塞注塑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斯克托菲克活塞注塑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458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