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作業機械的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的設置構造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31712.0 | 申請日: | 2019-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58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石井久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洋馬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00 | 分類號: | F16L3/00;E02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姜越;王秀輝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作業 機械 電氣 安裝 以及 液壓 軟管 設置 構造 | ||
本發明的設置構造具備:板(70),將一面(70a)朝向作業機械的機體構造部而配置;第一支柱(71)以及第二支柱(72),豎立設置于板(70)的一面(70a),用于將板(70)固定于上述機體構造部;液壓軟管(53h),在板(70)的一面(70a)上經過而配置;以及電氣安裝件(12),裝配于板(70)的一面(70a)。板(70)的一面(70a)具有在第一支柱(71)與第二支柱(72)之間供液壓軟管(53h)配置的液壓軟管配管部(70H)、和與液壓軟管配管部(70H)鄰接而供電氣安裝件(12)裝配的電氣安裝件裝配部(70E)。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作業機械的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的設置構造。
背景技術
在液壓挖掘機等作業機械中,希望不使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的雙方相互干擾地,將它們有效地配置在機體構造部的安裝空間中。特別是在機體尺寸小的小型作業機械(例如,小型挖掘機)中,由于用于設置電氣安裝件等部件的安裝空間沒有富余,因此強烈要求能夠在有限的安裝空間內有效地配置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雙方的方法。
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如下構造:在支撐駕駛座座椅的座椅底座的前面側形成收納空間,在該收納空間的內部設置電氣安裝件組裝體。電氣安裝件組裝體具有由正面板和側板構成的L字型的安裝托架,在該正面板的正面和背面安裝有各種電氣安裝件。但是,該構造并未考慮液壓軟管的配管,關于對上述要求的解決辦法沒有任何公開。
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一種固定件,該固定件具備懸掛并固定于車身框架的懸掛板、和豎立設置于該懸掛板的豎立設置板。該固定件構成為在懸掛板的背面配置有液壓軟管,在豎立設置板固定有電氣安裝件。但是,在該構造中,沿著懸掛于一對車身框架的懸掛板配置液壓軟管,因此存在不能應用于在上下方向上配置的液壓軟管的問題。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638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21871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不使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雙方相互干擾,而將它們有效地配置在機體構造部的安裝空間中的作業機械的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的設置構造。
本發明所涉及的作業機械的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的設置構造具備:板,將一面朝向作業機械的機體構造部而配置;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豎立設置于上述板的一面,用于將上述板固定于上述機體構造部;液壓軟管,在上述板的一面上經過而配置;以及電氣安裝件,裝配于上述板的一面,上述板的一面具有在上述第一支柱與上述第二支柱之間供上述液壓軟管配置的液壓軟管配管部、和與上述液壓軟管配管部鄰接而供上述電氣安裝件裝配的電氣安裝件裝配部。根據上述的結構,能夠在不使電氣安裝件以及液壓軟管的雙方相互干擾的狀態下,將它們有效地配置于機體構造部的安裝空間。
也可以構成為,上述液壓軟管是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液壓先導軟管,上述板以立起的姿勢固定于上述機體構造部。由此,在安裝空間小的小型挖掘機等小型作業機械中特別有用。
優選具備引導部件,上述引導部件安裝于上述板,上述引導部件具有沿上述板的一面而設置的基體部、和向與上述板的一面交叉的方向彎曲并引導上述液壓軟管的彎曲部,上述彎曲部配置于上述板的一面的外側。使用引導部件進行引導從而能夠適當地限制液壓軟管的動作,防止液壓軟管的損傷。
從更有效地配置電氣安裝件的觀點出發,優選在上述板的另一面側,裝配與裝配于上述電氣安裝件裝配部的電氣安裝件不同的電氣安裝件。另外,優選具備隔熱罩,上述隔熱罩為了保護電氣安裝件免受熱,覆蓋裝配于上述板的另一面側的電氣安裝件。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作為作業機械的一個例子的回轉作業車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座椅安裝架以及地板的立體圖。
圖3是從左后方觀察液壓軟管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洋馬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洋馬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317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