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預防和/或治療感染和抗菌藥引起的功能障礙的藥物組合物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80028363.7 | 申請日: | 201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0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阿塔納西奧斯·泰帕斯;安娜·麗塔·岡塔波羅卡多;史蒂芬·戈蒂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A61K31/11 | 分類號: | A61K31/11;A61K31/12;A61K31/395;A61K31/7036;A61P31/04;A61K3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洪欣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預防 治療 感染 抗菌 引起 功能障礙 藥物 組合 | ||
1.用于鑒定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對細菌的協(xié)同抗菌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待測試所述抗菌作用的所述細菌;
b)選擇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其中已知所述藥物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對a)中的所述細菌具有抗菌作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種其它藥物化合物選自
(i)抗生素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已知所述抗生素屬于與第一選擇的藥物化合物相同的類別和/或靶向與第一選擇的藥物化合物相同的細菌細胞過程;以及
(ii)人類靶向藥物、食品添加劑、或它們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c)鑒定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在所述細菌中的協(xié)同抗菌作用;以及
d)選擇步驟c)中鑒定的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
2.用于鑒定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對細菌的拮抗抗菌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待測試所述抗菌作用的第一細菌;
b)選擇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其中已知所述藥物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對第二細菌具有抗菌作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種其它藥物化合物選自抗生素、人類靶向藥物、食品添加劑、或它們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優(yōu)選地其中已知所述至少一種其它藥物化合物屬于與第一選擇的藥物化合物不同的類別和/或靶向與第一選擇的藥物化合物不同的細菌細胞過程;
c)鑒定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在a)中的所述第一細菌中的拮抗抗菌作用;以及
d)選擇步驟c)中鑒定的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細菌是革蘭氏陽性細菌或革蘭氏陰性細菌,并且其中所述細菌是腸桿菌屬、埃希氏桿菌屬、志賀氏菌屬、沙雷氏菌屬、變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假單胞菌屬、沙門氏菌屬、螺桿菌屬、檸檬酸桿菌屬、密螺旋體屬、分枝桿菌屬、博得特氏菌屬、包柔氏螺旋體屬、布魯氏菌屬、棒狀桿菌屬、梭桿菌屬、鉤端螺旋體屬、李斯特菌屬、巴氏桿菌屬、立克次氏體屬、Faecalibacteria、埃格特菌屬、Lactonifactor、大腸菌群、芽孢桿菌屬、Franscicella、不動桿菌屬、軍團菌屬、放線桿菌屬、柯克斯體屬、雙歧桿菌屬、動彎桿菌屬、腸球菌屬、放線菌屬、奈瑟菌屬、衣原體屬、弧菌屬、雙球菌屬、乳桿菌屬、金氏菌屬、耶爾森菌屬、克雷伯菌屬、擬桿菌屬、真桿菌屬、另枝菌屬、瘤胃球菌屬、羅斯氏菌屬、副擬桿菌屬、普氏菌屬、糞球菌屬、多爾氏菌屬、布勞特氏菌屬、Odoribacter、梭狀芽孢桿菌屬、柯林斯氏菌屬、嗜膽菌屬、Akkermansia、韋榮球菌屬、嗜血桿菌屬、脫硫弧菌屬、丁酸弧菌屬和/或彎曲菌屬的成員,任選地其中所述細菌是抗生素抗性細菌,特別是其多重耐藥性菌株。
4.開發(fā)用于預防和/或治療細菌感染的靶向治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實施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b)鑒定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的組合對細菌的選擇性抗菌作用,以及
c)選擇步驟b)中鑒定的所述至少兩種藥物化合物。
5.用于生產抗菌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a)實施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以及
b)將所選擇的所述組合配制成抗菌藥物組合物。
6.抗菌藥物組合物,其是根據權利要求5產生的。
7.使用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藥物組合物預防對腸道微生物組的不利影響的方法,其中所述組合物中的至少一種組分對至少第一細菌物種和第二細菌物種具有抗菌作用,并且其中至少一種其它組分預防對所述第一細菌物種的所述抗菌作用。
8.使用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藥物組合物預防抗菌抗性的發(fā)展和/或傳播的方法。
9.抗菌藥物組合物,其包含
(i)香草醛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者香草醛衍生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
(ii)至少一種抗菌藥物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未經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2836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鋰離子二次電池用電極
- 下一篇:廢氣凈化催化劑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