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字牙科修復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10504.2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51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崔秉浩;鄭承美;金鎭喆;金鎭栢 | 申請(專利權)人: | 堤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C13/00 | 分類號: | A61C13/00;A61C13/107;A61C9/00;A61C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貝貝;臧建明 |
| 地址: | 韓國釜山廣域市海***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字 牙科 修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數字牙科修復體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驟,獲取三維工作圖像,所述三維工作圖像包括植入固定裝置的口腔內部和對象牙弓的表面信息及與對合牙弓的咬合信息;第二步驟,設計及制造臨時數字牙科修復體,所述臨時數字牙科修復體包括臨時牙齒部和對齊配合部,所述臨時牙齒部基于所述咬合信息一側與所述對合牙弓咬合并對應,而另一側形成與所述對象牙弓配合的臨時配合面,并且對應于所述固定裝置的排列位置對齊配置結合區域,所述對齊配合部與所述臨時牙齒部的邊框連接成一體,以配合于所述三維工作圖像的口腔內部表面信息;第三步驟,制造出的所述臨時數字牙科修復體設置在所述對象牙弓,而且獲取修改所述臨時配合面及所述結合區域的臨時數字牙科修復體的修改掃描圖像,切割所述對齊配合部,從所述臨時牙齒部分離及去除所述對齊配合部;及第四步驟,設計及制造最終數字牙科修復體,在根據包括于所述修改掃描圖像的修改的臨時配合面的表面信息設定的內面輪廓內設定與修改的結合區域的表面信息相對應的虛擬結合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牙科修復體及其制造方法,更詳細地說,涉及改善制造便利性及精確度的數字牙科修復體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牙科修復體(dental prosthesis)是代替缺失的天然牙來人工恢復外觀和功能的口腔內人造牙周組織。
詳細地說,若在將自然牙齒缺失的狀態放任不管,則出現缺失牙齒的相鄰牙齒及對合牙齒的牙列的變形,由此導致面部形狀變形,而且降低咀嚼功能,加重了日常生活的不變。再則,若長時間持續自然牙齒的缺失狀態,則曾包圍缺失牙齒的牙周骨被吸收到體內,出現難以設置人造牙周組織的問題。
此時,所述牙科修復體設置在口腔內部,恢復咀嚼功能并且能夠防止牙周組織的變形,根據缺失牙齒的個數可分為部分牙科修復體或者完整牙科修復體。
另一方面,所述牙科修復體通過植入于牙周骨的固定裝置/基臺可安裝在口腔內部。這種牙科修復體可解決在以往用粘合劑固定使用的假牙直接接觸并支撐在牙床導致牙床變形或者引起大量的異物感的問題,因此處于使用量增加的趨勢。
詳細地說,在所述牙科修復體形成嵌入支撐圓柱的結合孔。即,在所述牙周骨形成穿孔,在形成的穿孔植入固定裝置。然后,在植入的固定裝置設置基臺,在已設置的基臺結合支撐圓柱,從而所述牙科修復體可設置在口腔內部。此時,根據所述牙科修復體的尺寸可形成多個所述支撐圓柱及基臺/固定裝置,各個圓柱與各個基臺/固定裝置一對一匹配結合,從而可穩定地設置所述牙科修復體。
然而,在以往利用了制造牙科修復體之后預測牙科修復體在口腔內安裝位置和固定裝置/基臺的植入位置來加工結合孔之后埋入支撐圓柱的方法,因此存在結合孔位置出現偏差的大問題。
即,在植入或者設置在牙周骨的固定裝置/基臺緊固支撐圓柱之后,考慮到制造誤差,將首次形成大尺寸結合孔的牙科修復體位于口腔內部。然后,根據支撐圓柱及基臺之間的位置偏差擴張結合孔,若完成結合孔加工,形成完全插入支撐圓柱并能貫通的尺寸,則將牙科修復體臨時固定在已設定的位置。然后,在結合孔及支撐圓柱之間注入樹脂進行固化,通過該過程結合結合孔及支撐圓柱,并且完成牙科修復體的初始安裝過程。
因此,存在牙科修復體安裝過程非常復雜的問題,而且后續固化的樹脂對牙科修復體主體的支撐力薄弱且容易分離,因此存在降低牙科修復體安裝穩定性及耐久性的問題。為了改善這一問題,使用了如下的方法:在所述固定裝置緊固印模帽等之后采集對象牙弓的印模,利用采集的印模內面輪廓形成對象牙弓的模型,以印模帽為基準設定結合孔的位置及角度,從而制造牙科修復體。
然而,對于這種印模采集方式,存在采集印模時使患者感到異物感引起不便的問題。另外,因為復雜和高難度的各種工藝步驟,加重治療人員的負擔,而且各個工藝步驟中的誤差重疊的情況較多,因此存在降低精確度的問題。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改善制造便利性及精確度的數字牙科修復體及其制造方法作為解決課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堤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堤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105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