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495865.0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8995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蔡曉東;張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6 | 分類號: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柳巖 |
| 地址: | 266104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聲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聲裝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設有至少第一安裝通孔和第二安裝通孔;至少第一發聲單元和第二發聲單元,第一發聲單元包括第一振動系統和第一磁路系統,第一振動系統安裝在第一安裝通孔的第一振動端,第一磁路系統安裝在第一安裝通孔的第一磁路端;第二發聲單元包括第二振動系統和第二磁路系統,第二振動系統安裝在第二安裝通孔的第二振動端,第二磁路系統安裝在第二安裝通孔的第二磁路端;第一發聲單元為高頻單元,第二發聲單元為低頻單元,且第一發聲單元的共振頻率F0大于第二發聲單元的共振頻率F0’。框架上同時安裝低頻單元和高頻單元,可以有效提高發聲裝置的結構緊湊性,減小發聲裝置的體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聲學領域,更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聲裝置。
背景技術
在智能設備小型化的趨勢下,用戶對智能設備的續航能力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能設備如平板電腦、移動電話等的電池越來越大。同時智能設備中的芯片、攝像頭等部件也越來越多,設備中的結構空間也變得越來越緊湊。為實現完美的音響效果,低頻揚聲器和高頻揚聲器同時安裝的方案大量占用了智能設備的內部空間,已無法適應智能設備的結構設計,強烈阻礙了智能設備的小型化趨勢。
因此,有必要對發聲裝置進行改進,以克服其存在的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發聲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高頻揚聲器和低頻揚聲器占用智能設備空間大的問題。
一種發聲裝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上設有至少第一安裝通孔和第二安裝通孔,所述第一安裝通孔具有第一振動端和第一磁路端,所述第二安裝通孔具有第二振動端和第二磁路端,所述第一振動端與所述第二振動端位于所述框架的一側,所述第一磁路端與所述第二磁路端位于所述框架的另一側;
至少第一發聲單元和第二發聲單元,所述第一發聲單元包括第一振動系統和第一磁路系統,所述第一振動系統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通孔的第一振動端,所述第一磁路系統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通孔的第一磁路端;
所述第二發聲單元包括第二振動系統和第二磁路系統,所述第二振動系統安裝在所述第二安裝通孔的第二振動端,所述第二磁路系統安裝在所述第二安裝通孔的第二磁路端;
所述第一發聲單元為高頻單元,所述第二發聲單元為低頻單元,且所述第一發聲單元的共振頻率F0大于所述第二發聲單元的共振頻率F0’。
可選地,所述框架為矩形結構,所述第一安裝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裝通孔并排設置在所述框架上。
可選地,所述第一發聲單元和所述第二發聲單元均為長方形結構,所述第一發聲單元的長軸方向與所述第二發聲單元的長軸方向平行或垂直。
可選地,所述第一發聲單元的共振頻率F0與所述第二發聲單元的共振頻率F0’之間的關系為F0≥2F0’。
可選地,所述第一發聲單元的聲音輻射面積Sd小于所述第二發聲單元的聲音輻射面積Sd’。
可選地,所述第一振動系統的等效質量Mms小于所述第二振動系統的等效質量Mms’。
可選地,所述第一振動系統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動系統包括第二振膜;
所述第一振膜與所述第二振膜分體設置;
或者,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一體設置,所述第一振膜與所述第二振膜通過連接部連接,所述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安裝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裝通孔之間設有連接墻,所述連接部固定在所述連接墻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歌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4958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售貨機
- 下一篇:一種高強型大跨距橋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