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486502.0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4660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庭超;鄭賢章;張偉偉;李陽;李立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4 | 分類號: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光金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驅式 縫合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用于固定穿裝在鎖釘中的縫合線,所述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包括夾頭組件及設置于夾頭組件近端的驅動組件,夾頭組件包括近端相互鉸接的第一夾頭及第二夾頭,鎖釘容置于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的遠端之間,驅動組件包括抵接第一夾頭的頂桿,頂桿沿軸向移動,以帶動第一夾頭相對于第二夾頭閉合或打開,并擠壓鎖釘變形或解除對鎖釘的擠壓。本實用新型的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是分體式結構,頂桿沿軸向移動能直接驅動第一夾頭與第二夾頭的閉合或打開,無需額外的彈性組件,因此鎖緊所需的驅動力較小、松開夾頭組件所需的驅動力也較小,減輕器械內部磨損,增長器械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
背景技術
在手術中經常需要對縫合線進行打結并固定的操作步驟,傳統外科手術是在開刀直視條件下操作,通常由醫生手動打結。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各種微創手術及介入手術日益普遍,例如腔鏡下手術、經導管介入手術等,這類手術只需在患者身體上切開較小的操作窗口,由此將內窺鏡或介入導管等器械伸入患者體內,到達預定位點進行治療。在這類手術中,如需對患者體內的縫合線進行打結或固定操作,通常需要操作者通過較小的操作窗口,在患者體外進行遠程操作,以對患者體內的縫合線進行打結。
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縫合線鎖結裝置,通過一個具有中空內腔的鎖釘及與鎖釘配套的鎖結器來固定穿設在鎖釘內腔中的縫合線,縫合線自鎖結器的遠端穿入,經過鎖釘內腔后,從鎖結器遠端管體的側壁穿出,由穿設在遠端管體中的頂桿抵壓具有彈性的夾頭組件壓握鎖釘使其變形并鎖緊縫線,然后頂桿后撤,夾頭由于自身彈性而恢復到初始位置從而松開鎖釘。這種鎖緊裝置的夾頭為一體式結構,且具有彈性,當頂桿抵壓夾頭壓癟鎖釘時,頂桿需要克服夾頭自身的彈力,此時夾頭對頂桿具有反作用力,并且彈力還會增加夾頭、頂桿、遠端管體三者之間的摩擦阻力,即,當頂桿向前推送時,既需要克服鎖釘的變形力,也需要克服夾頭對頂桿的反作用力和前述的摩擦阻力,導致鎖緊所需的驅動力較大;并且當頂桿后撤時,由于夾頭自身的彈性力對頂桿也同樣具有反作用力和摩擦阻力,松開夾頭所需的驅動力也較大;此外,前述摩擦力也導致器械內部容易磨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驅動力較小、減小器械內部磨損、增長器械使用壽命的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種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用于固定穿裝在鎖釘中的縫合線,所述直驅式縫合線鎖結裝置包括夾頭組件及設置于所述夾頭組件近端的驅動組件,所述夾頭組件包括近端相互鉸接的第一夾頭及第二夾頭,所述鎖釘容置于所述第一夾頭與所述第二夾頭的遠端之間,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抵接所述第一夾頭的頂桿,所述頂桿沿軸向移動,以帶動所述第一夾頭相對于所述第二夾頭閉合或打開,并擠壓所述鎖釘變形或解除對所述鎖釘的擠壓。
優選地,所述頂桿向遠端移動以抵推所述第一夾頭的遠端向所述第二夾頭的遠端靠攏,所述頂桿向近端移動以拉動所述第一夾頭的遠端遠離所述第二夾頭的遠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頭背離所述第二夾頭的一側設有傾斜的導滑面,所述頂桿的遠端向遠端滑動地抵推所述導滑面,使得所述第一夾頭的遠端向所述第二夾頭的遠端靠攏。
優選地,所述頂桿的遠端設置有傾斜的助滑面,在所述頂桿向遠端移動的過程中,所述助滑面滑動地抵接于所述導滑面。
優選地,所述導滑面沿軸向傾斜的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助滑面沿軸向傾斜的角度。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頭包括位于近端的復位部,所述頂桿向近端移動以拉動所述復位部,以帶動所述第一夾頭相對于所述第二夾頭轉動,使得所述第一夾頭的遠端遠離所述第二夾頭的遠端。
優選地,所述頂桿面朝所述第一夾頭的一側沿軸向凹設導滑槽,所述復位部包括凸設于所述第一夾頭面朝所述頂桿的一側的導滑塊,所述導滑塊在所述導滑槽內沿軸向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4865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