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2474964.0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142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葛云霞;焦亞桂;成晶晶;朱玉華;童佳佳;焦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云霞;焦亞桂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35/00;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吸引 裝置 | ||
1.一種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包括負壓吸引器(1)和與負壓吸引器(1)通過負壓管道(2)相連通的儲液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瓶(3)上還連通有滲液導流管(4),所述滲液導流管(4)遠離儲液瓶(3)的一端連通有用于吸引滲液的吸引管(5),所述吸引管(5)側壁設有貫通吸引管(5)側壁的吸引層(6),所述吸引層(6)沿吸引管(5)的軸心線方向設置有若干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層(6)包括若干個貫通吸引管(5)側壁的吸引孔(61),所述吸引孔(61)沿吸引管(5)軸心線周向均勻分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吸引層(6)之間的距離相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5)包括設有吸引層(6)的管主體(51)和與管主體(51)一體成型的插接部(52),所述插接部(52)一端管主體(51)相連通,另一端與滲液導流管(4)相連通,所述插接部(52)通過凸出插接部(52)側面的卡齒(53)與滲液導流管(4)可拆卸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齒(53)包括遠離管主體(51)一側的導向面(54)和靠近管主體(51)一側的壓止面(55),所述壓止面(55)的延伸方向與插接部(52)的軸心線方向相垂直,所述導向面(54)與壓止面(55)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可吸收滲液的海綿墊層(7),所述吸引管(5)遠離滲液導流管(4)的一端延伸至海綿墊層(7)內(nèi)。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綿墊層(7)外表面包覆有一層油紗層(8)。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5)與海綿墊層(7)之間還設有形狀保持圈(9),所述形狀保持圈(9)首尾相連呈環(huán)形,所述吸引管(5)通過形狀保持圈(9)與海綿墊層(7)相連通。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5)的橫截面呈橢圓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滲液吸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滲液導流管(4)上設有T型管(10),所述T型管(10)的一端與內(nèi)部儲存有消毒液的注射器(11)相連通,T型管(10)的剩余兩端分別與滲液導流管(4)和吸引管(5)相連通或T型管(10)的剩余兩端均與滲液導流管(4)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云霞;焦亞桂,未經(jīng)葛云霞;焦亞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4749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