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在線持續(xù)性氡去除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2425175.8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55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文遂;李騫;方秀男;李紅星;劉建軍;劉建輝;陳業(yè)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創(chuàng)智科(綿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F9/02 | 分類號: | G21F9/02;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為知盾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漢強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綿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在線 持續(xù)性 去除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在線持續(xù)性氡去除裝置,其包括柜體、百葉窗、分隔板、過濾芯、離心風機、風道出口,柜體為長方形,上表面開放,兩個百葉窗呈夾角向下布置在柜體上部開放面,在百葉窗夾角下部豎直設置有分隔板,在柜體中部設置有過濾芯安裝層,分隔板一部分伸入過濾芯安裝層,在過濾芯安裝層中安裝過濾芯,在過濾芯安裝層下部設置離心風機,離心風機與風道出口連接,其充分利用了氡自然衰變周期,采用雙管道并行設計,通過在線實時測量裝置控制兩路管道交替工作,實現了智能化和數字化控制,降低了操作難度,提高了氡去除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氡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線持續(xù)性氡去除裝置。
背景技術
氡主要是由鐳、釷等放射性元素衰變形成的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氡是人類所接觸到的唯一氣體放射性元素,氡形成后很快衰變并產生一系列放射性產物,最終成為穩(wěn)定元素鉛。
氡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危害作用,主要表現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效應。其中,確定性效應表現為:在高濃度氡的暴露下,集體出現血細胞的變化,其對人體脂肪有很高的親和力,特別是氡與神經系統(tǒng)結合后,將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隨機效應主要表現為腫瘤的發(fā)生,由于氡是放射性氣體,當人們吸入體內后,氡衰變發(fā)生的阿爾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輻射損傷,誘發(fā)肺癌。
氡的分布很廣,調查表明,室內氡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在地層深處含有鈾、鐳、釷的土壤、巖石中。人們可以發(fā)現高濃度的氡。這些氡可以通過地層斷裂帶,進入土壤和大氣層。建筑物建在上面,氡就會沿著地的裂縫擴散到室內。從北京地區(qū)的地址斷裂帶上檢測表明,三層以下住房室內氡含量較高。
2、從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1982年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建筑材料是室內氡的最主要來源。如花崗巖、磚砂、水泥及石膏之類,特別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釋放出氡。從近期室內環(huán)境檢測中心的檢測結果看,此類問題不可忽視。
3、從戶外空氣中進入室內的氡。在室外空氣中,氡被稀釋到很低的濃度,幾乎對人體不構成威脅??墒且坏┻M入室內,就會在室內大量的積聚。
4、從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廚房設備的天然氣中釋放出的氡。這方面,只有水和天然氣的含量比較高時才會有危害。
在生活當中接觸到氡的機會也比較多,所以氡凈化器隨之產生運用,現有的氡凈化器多采用活性炭過濾網或其他吸附材料吸附流經其上的空氣中的氡及其它有害氣體并濾除細小的塵埃顆粒,從而使空氣中氡的含量大大降低而達到安全的標準并凈化空氣。
發(fā)明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fā)現,這些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除氡空氣凈化機使用時間過長而使所述活性炭過濾網上吸附著過多的氡及其衰變產物和細小塵埃顆粒時,將嚴重影響所述述活性炭過濾網的吸附和過濾能力,從而導致所述除氡空氣凈化機不能達到除氡凈化的效果。
2.若要使所述除氡空氣凈化機一直維持著較強的吸附過濾功能,則需要經常更換活性炭過濾網。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人通過長期的探索嘗試以及多次的實驗和努力,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出了在線持續(xù)性氡去除裝置,其充分利用了氡自然衰變周期,采用雙管道并行設計,通過在線實時測量裝置控制兩路管道交替工作,實現了智能化和數字化控制,降低了操作難度,提高了氡去除的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在線持續(xù)性氡去除裝置,其包括柜體、百葉窗、過濾芯、離心風機、風道出口,柜體為長方形,上表面開放,兩個百葉窗呈夾角向下布置在柜體上部開放面,在百葉窗夾角下部豎直設置有分隔板,在柜體中部設置有過濾芯安裝層,分隔板一部分伸入過濾芯安裝層,在過濾芯安裝層下部設置離心風機,離心風機與風道出口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創(chuàng)智科(綿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創(chuàng)智科(綿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4251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