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小型雙吸泵的改進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401101.0 | 申請日: | 2019-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782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梅;姚衛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連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F04D29/044;F04D29/12;F04D1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顧俊超 |
| 地址: | 201812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 雙吸泵 改進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小型雙吸泵的改進結構,包括泵體、葉輪、泵軸,其特征在于:在泵軸的遠端與泵體之間設置有水導軸承,在泵軸的近端與泵體之間設置有機械密封,泵軸由剛性聯軸器聯接電機軸。電機處的泵體與電機法蘭間由支架固定其連接。在泵體兩端均設置有大止口。所述的剛性聯軸器為中開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小型雙吸泵因省了軸承體,少裝密封裝置,其結構簡化,又因軸比之前縮短了,成本大大降低;因剛性聯軸器是中開式的,只需把泵蓋的剛性聯軸器上的螺母旋開取出,密封體及水導軸承壓蓋上的螺栓旋下來,把泵蓋起吊開,即可對轉子進行維修,故維修很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雙吸泵的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常規雙吸泵(圖1)由于采用水泵軸頭與電機軸頭用彈性柱銷聯軸器聯接(圖1序號14處),這樣的結構增加了軸向力,因此葉輪兩端用球軸承來承受軸向和徑向力(圖1序號11、13處),且葉輪左邊密封腔處需密封(圖1序號12處),增加了產品的生產成本。由于小型雙吸泵結構一般配帶功率160kW以下的小泵,其所承受的軸向力不大,因此亟待對現有技術的常規雙吸泵進行改進,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常規雙吸泵采用水泵軸頭與電機軸頭用彈性柱銷聯軸器聯接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小型雙吸泵的改進結構。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小型雙吸泵的改進結構,包括泵體、葉輪、泵軸,其特征在于:在泵軸的遠端與泵體之間設置有水導軸承,在泵軸的近端與泵體之間設置有機械密封,泵軸由剛性聯軸器聯接電機軸。電機處的泵體與電機法蘭間由支架固定其連接。在泵體兩端均設置有大止口。所述的剛性聯軸器為中開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小型雙吸泵因省了軸承體,少裝密封裝置,其結構簡化,又因軸比之前縮短了,成本大大降低;因剛性聯軸器是中開式的,只需把泵蓋的剛性聯軸器上的螺母旋開取出,密封體及水導軸承壓蓋上的螺栓旋下來,把泵蓋起吊開,即可對轉子進行維修,故維修很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現有技術的常規雙吸泵。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一種小型雙吸泵的改進結構,包括泵體1、葉輪2、泵軸3,其特征在于:在泵軸的遠端與泵體之間設置有水導軸承4,在泵軸的近端與泵體之間設置有機械密封5,泵軸由剛性聯軸器6聯接電機7軸。電機處的泵體與電機法蘭8間由支架9固定其連接。在泵體兩端均設置有大止口10。所述的剛性聯軸器為中開式。
本實用新型采用新的改進結構,以電機兩端的軸承來承受雙吸泵軸向和徑向力。具體操作:取消圖1葉輪兩端(圖1序號11、13處)的軸承;圖1葉輪左端的密封部分去除,改為水導軸承結構;水泵與電機間改用剛性聯軸器6(中開式)聯接,并在電機7方向的泵體與電機法蘭8間用支架9固定,以固定其聯接,并承受一定的軸向力;在泵體兩端均加工有大止口10部位,當水泵立式放置時,供安放底座和電機支架用;臥式放置時,當需換轉向時,僅需把轉子總成更換一下轉向,與電機聯接的支架與另一端的泵體支架配合安裝聯接好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連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連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4011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可濕度報警成人紙尿褲
- 下一篇:一種便于維護的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