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動式溢流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96643.3 | 申請日: | 2019-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769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立忠;侯勝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靖江市新世紀液壓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興隆 |
| 地址: | 214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動式 溢流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動式溢流閥,包括閥體,閥體和閥套,閥體上設置有閥孔,閥套安裝在閥體上并設置于閥孔的左端,閥套上設有右端開口且與閥孔連通的閥腔,在閥腔的左側孔底處設置有進油腔,閥套上設置有進油口和溢流口,進油口與進油腔連通,溢流口與閥腔連通;閥腔中設置有滑套和閥芯,滑套中設置有滑孔,閥芯滑動安裝在滑孔中,通過設置直動式閥芯和與直動式閥芯配合的滑套使得溢流時能夠迅速開啟泄漏通道,具有大流量溢流的效果,能夠適用于大流量的油路,且該分體式的閥芯不易造成卡死等現象,適用于高油液污染的工況中;同時分體式的閥芯結構用到的小體積的閥芯能夠靈敏控制溢流閥的溢流和關閉,進一步提高了溢流閥的控制精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元件,尤其涉及一種直動式溢流閥。
背景技術
溢流閥是液壓系統中壓力控制元件的一種,所起的作用是溢流系統中多余的壓力油,使得系統的壓力始終維持在調定范圍之內,起到保護系統的作用,防止系統過載,有時又被稱之為安全閥。
現有的直動式安全閥通常是通過彈簧直接控制閥芯的開啟和關閉已達到控制溢流時機的效果,但是這種控制方式存在溢流開啟速度較慢,泄壓不及時,閥芯控制靈敏度較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溢流閥存在溢流開啟速度較慢,泄壓不及時,閥芯控制靈敏度較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動式溢流閥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動式溢流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和閥套,所述閥體上設置有閥孔,所述閥套安裝在所述閥體上并設置于所述閥孔的左端,所述閥套上設有右端開口且與所述閥孔連通的閥腔,在所述閥腔的左側孔底處設置有進油腔,所述閥套上設置有進油口和溢流口,所述進油口與所述進油腔連通,所述溢流口與所述閥腔連通;所述閥腔中設置有滑套和閥芯,所述滑套滑動設置在所述閥腔中且所述滑套的外壁和所述閥腔的內孔壁密封接觸;所述滑套中設置有滑孔,所述閥芯滑動安裝在所述滑孔中;在所述閥孔中設置有調壓機構,所述調壓機構向左頂推所述滑套和所述閥芯,并將所述閥芯頂緊密封貼合于所述進油腔的孔口處。
進一步地:所述進油腔的左側孔底處設置有導向孔,所述閥芯由左至右依次設置有導向部、錐體密封部和滑動部,所述導向部設置在所述導向孔,所述錐體密封部可與所述進油腔的孔口密封貼合,所述滑動部設置在所述滑孔中,所述閥芯可沿所述導向孔和所述滑孔左右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閥體上設置有與所述閥孔連通的泄漏口,所述滑套上設置有泄漏油道,所述泄漏油道連通所述閥孔和所述滑孔。
進一步地:所述調壓機構包括彈簧、彈簧座、調節螺桿和限位螺母,所述彈簧設置在所述閥孔中,所述彈簧的左端頂緊在所述滑套的右端,所述彈簧座滑動設置在所述閥孔中并設置在所述彈簧的右端,所述調節螺桿螺紋安裝在所述閥體上并能向左頂推所述彈簧座,所述調節螺桿的外端設置有限位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直動式溢流閥通過設置直動式閥芯和與直動式閥芯配合的滑套使得溢流時能夠迅速開啟泄漏通道,具有大流量溢流的效果,能夠適用于大流量的油路,且該分體式的閥芯不易造成卡死等現象,該結構對油液清潔度要求較低,適用于高油液污染的工況中;同時分體式的閥芯結構用到的小體積的閥芯能夠靈敏控制溢流閥的溢流和關閉,進一步提高了溢流閥的控制精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直動式溢流閥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閥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閥體,2、閥套,3、閥孔,4、閥腔,5、進油腔,6、進油口,7、溢流口,8、滑套,9、閥芯,10、滑孔,11、導向孔,12、導向部,13、錐體密封部,14、滑動部,15、泄漏口,16、泄漏油道,17、彈簧,18、彈簧座,19、調節螺桿,20、限位螺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靖江市新世紀液壓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靖江市新世紀液壓件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966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