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懸浮減重攜行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89870.3 | 申請日: | 2019-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8000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向陽;朱曉棟;鄭鳳嬋;鄭保全;梁翠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皇島市傲森爾裝具服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F3/06 | 分類號: | A45F3/06;A45F3/04;A45C13/00 |
| 代理公司: | 秦皇島市維信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02 | 代理人: | 許久利 |
| 地址: | 066013 河北省秦皇***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浮 減重攜行具 | ||
1.一種懸浮減重攜行具,包括背負系統(1)、懸浮減重系統(2)和背囊(3),其特征是:所述的背負系統(1)具有后背墊(11),所述后背墊(11)的上端連接雙肩帶(12),兩雙肩帶(12)的上部分別設有上部連接扣(13),兩雙肩帶(12)的下端分別設有下部連接扣(14),所述后背墊(11)的下端連接腰墊(15),該腰墊(15)的兩側與裝配插扣的腰帶調節帶(16)相連接,在所述后背墊(11)和所述腰墊(15)的后面設有一對豎向的承插套(18);所述的懸浮減重系統(2)包括以該懸浮減重系統(2)的豎直中心線為基準左右對稱且平行豎置的一對內置雙軸心滾輪的直線滑軌(21),兩直線滑軌(21)的導軌后面與一L形的負重板(22)固定連接,兩直線滑軌(21)的導軌前面分別裝配導軌前蓋板(23),導軌前蓋板(23)與各自相對應的直線滑軌(21)裝配的一對滾輪滑塊固定連接,兩導軌前蓋板(23)的上端設有一上橫撐(24),在兩導軌前蓋板(23)的下部設有下橫撐(25),以所述懸浮減重系統(2)的豎直中心線為基準左右對稱設有一對豎撐(26),兩豎撐(26)的上、下兩端分別與所述的上橫撐(24)和所述的下橫撐(25)固定連接,在所述負重板(22)的前面下部設有拉簧下端連接板(27),在所述的上橫撐(24)與所述的拉簧下端連接板(27)之間設有至少兩根豎置的拉簧(28),所述的拉簧(28)以所述懸浮減重系統(2)的豎直中心線為基準左右對稱布置,各拉簧(28)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拉簧連接螺柱(29)與所述的上橫撐(24)和所述的拉簧下端連接板(27)相連接,在所述上橫撐(24)的上部以所述懸浮減重系統(2)的豎直中心線為基準左右對稱設置一對上部連接帶(210),在所述下橫撐(25)的下部以所述懸浮減重系統(2)的豎直中心線為基準左右對稱設置一對下部連接帶(211),在所述負重板(22)的兩側設有固定帶連接扣(212);在所述的背囊(3)上通過帶袢(31)裝配有橫向圍繞背囊(3)正面及兩側面的固定帶(32),該固定帶(32)上下排列設置至少兩條;所述的上部連接扣(13)與所述的上部連接帶(210)相連接,所述的下部連接扣(14)與所述的下部連接帶(211)相連接,所述的承插套(18)套置在所述的豎撐(26)上,實現所述背負系統(1)與所述懸浮減重系統(2)的連接;所述的背囊(3)放置在所述的負重板(22)上并通過所述的固定帶(32)與所述固定帶連接扣(212)的連接實現所述背囊(3)在所述負重板(22)上的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浮減重攜行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負重板(22)、導軌前蓋板(23)、上橫撐(24)、下橫撐(25)、豎撐(26)、拉簧下端連接板(27)為鋁合金鈑金件,并且所述的負重板(22)、上橫撐(24)、下橫撐(25)設有減重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浮減重攜行具,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背負系統(1)上設有前面反光條(17),在所述的背囊(3)上設有后面反光條(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皇島市傲森爾裝具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秦皇島市傲森爾裝具服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8987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釋放機構控制盒
- 下一篇:一種電動機安全運行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