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減震裝置的無人機起落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82879.1 | 申請日: | 2019-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425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弋博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5/62 | 分類號: | B64C25/62 |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圖匠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陳斌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減震 裝置 無人機 起落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減震裝置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固定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下端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的相對側壁上共同固定有兩個固定板,兩個固定板上均設有緩沖裝置,所述承載板的四周均固定有第一套筒,四個第一套筒內均貫穿設有支撐桿,同一側的兩個支撐桿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支撐桿的下端共同轉動連接有承重板,兩個承重板上均轉動連接有承載桿,兩個承載桿分別和兩個緩沖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達到了起落架對機體減震的目的,機體降落時更加穩定,延長了零件使用壽命,減少機體維修和檢測的次數,降低使用時的成本,避免機體內的零件二次損傷的情況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起落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減震裝置的無人機起落架。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程序控制裝置操控的不載人飛機。無人機最早在20世紀20年代出現,當時是作為訓練用的靶機使用的,現在的無人飛機在各個領域被廣泛的應用。
無人機在降落時,會受到強烈的震動,會損傷無人機內部的精密儀器或無人機的整體結構,會減少無人機的使用壽命,可能需要多次維修和檢測,增加使用時的成本,現在的無人機移動般都會設置起落架,但是現有的起落架大多沒有減震裝置或者只是簡單彈簧減震,彈簧在減震時會收縮之后伸縮,彈簧的伸縮會使機體再次震動,機體會再次震動,導致機體內部零件損傷,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具有減震裝置的無人機起落架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具有減震裝置的無人機起落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減震裝置的無人機起落架,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固定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下端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的相對側壁上共同固定有兩個固定板,兩個固定板上均設有緩沖裝置,所述承載板的四周均固定有第一套筒,四個第一套筒內均貫穿設有支撐桿,同一側的兩個支撐桿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支撐桿的下端共同轉動連接有支撐板,兩個支撐板上均轉動連接有承載桿,兩個承載桿分別和兩個緩沖裝置連接,所述凹槽內的相對側壁上均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安裝有第一滑塊,同一側的兩個第一滑塊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第一滑塊之間共同固定有移動板,兩個承載桿的上端均貫穿兩個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上端,兩個承載桿的上端分別固定在兩個移動板的下端,所述移動板的上端四周均固定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固定在凹槽內的頂部,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固定在移動板的下端,所述移動板的上端放置有氣囊,所述氣囊的上端和凹槽的頂部抵觸。
優選地,兩個緩沖裝置包括固定板下端的兩個連接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兩個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安裝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的下端固定有推板,兩個承載桿的兩端均轉動連接有兩個推桿,所述推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推板的一端,四個連接板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內的一端側壁上安裝有第三彈簧,所述第三彈簧的一端固定有墊板,所述墊板的一端固定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桿的一端固定在推板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承載板的下端四周均設有螺紋盲孔,所述承載板的下端設有支撐板,且支撐板和凹槽對應設置,所述支撐板的四周設有和螺紋盲孔對應的通孔,四個通孔內均貫穿設有第二螺釘,所述第二螺釘的一端貫穿通孔并延伸至螺紋盲孔內,所述支撐板的兩端均設有豁口,且豁口和承載桿對應設置。
優選地,所述氣囊上設有充氣管,所述充氣管的下端貫穿移動板并延伸至移動板的下端,所述移動板的下端固定有兩個放置板,兩個放置板的相對一側均固定有第二彈簧,兩個第二彈簧的一端均固定有夾持板,兩個夾持板的一端均包覆有橡膠層,所述充氣管和兩個橡膠層的一端相互抵觸。
優選地,所述安裝板的上端四周均螺紋套接有第一螺釘。
優選地,所述充氣管上設有單向閥。
優選地,四個支撐桿的上端均固定有限位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828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