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67092.8 | 申請日: | 201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482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常少耘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智多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馬士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自貿試驗區鄭州片***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河道 營養 生態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包括河道,所述河道水面漂浮有兩個安裝塊,所述安裝塊底壁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桿下方前側壁中間位置前側設置有安裝筒,所述安裝筒外側壁呈環形等距離固定連接有六個安裝板,所述安裝塊兩側壁下方對稱固定連接有浮塊,所述安裝塊底壁兩側中間位置對稱開設有第一安裝槽。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浮動監測機構,具備實時監測檢測能力,利于對河道水體富營養化情況了解,且設置有實時監測數據檢測處理機構,可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工作,亦設置有無線信號傳輸機構,可將數據傳輸至終端,此外設置有促進水流機構,整體裝置實際應用價值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河道富營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
背景技術
富營養化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在自然條件下,隨著河流夾帶沖積物和水生生物殘骸在湖底的不斷沉降淤積,湖泊會從平營養湖過渡為富營養湖,進而演變為沼澤和陸地,這是一種極為緩慢的過程。
目前,富營養化是河道污染形式的一種,現有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缺乏浮動監測機構,缺乏實時監測檢測能力,難以對河道水體富營養化情況了解,且缺乏實時監測檢測數據處理機構,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工作,亦缺乏無線信號傳輸機構,難以將數據傳輸至終端,此外缺乏促進水流機構,整體實際應用價值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包括河道,所述河道水面漂浮有兩個安裝塊,所述安裝塊底壁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桿下方前側壁中間位置前側設置有安裝筒,所述安裝筒外側壁呈環形等距離固定連接有六個安裝板,所述安裝塊兩側壁下方對稱固定連接有浮塊,所述安裝塊底壁兩側中間位置對稱開設有第一安裝槽,同在一側的兩個所述第一安裝槽頂壁開設有同一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二安裝槽內底壁固定安裝有計算機,所述安裝塊頂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無線信號發射接收器,所述安裝塊頂壁開設有出線槽,所述出線槽連通有該側第二安裝槽上側壁,所述計算機底壁兩側對稱固定安裝有水質檢測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安裝筒前后兩側壁中心位置之間開設有第三安裝槽,所述第三安裝槽內固定安裝有電機輸出軸。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安裝板遠離該側安裝筒一側側壁呈切口狀,所述安裝板與安裝筒外側壁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安裝槽下方開口處側壁固定安裝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內固定連接有該側的水質檢測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無線信號發射接收器通過傳輸線連接有計算機,所述傳輸線滑動連接在該側出線槽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安裝塊為塑料材質,所述安裝塊與浮塊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為膠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設置有浮動監測機構,具備實時監測檢測能力,利于對河道水體富營養化情況了解,且設置有實時監測數據檢測處理機構,可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工作,亦設置有無線信號傳輸機構,可將數據傳輸至終端,此外設置有促進水流機構,整體裝置實際應用價值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河道富營養生態結構的圖1中A處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中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670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路調車信號機LED燈板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電池水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