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58314.X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139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舒銳;尹立鵬;黃江;吳文言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20;C02F101/30;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科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王海曼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水體 動力學 治理 養殖 系統 | ||
1.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包括池塘(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1)從從右往左依次為一級厭氧沉淀池(2),二級生物曝氣池(3)和三級生態取水池(4),所述的一級厭氧沉淀池(2)和二級生物曝氣池(3)之間有高度差;所述的二級生物曝氣池(3)和三級生態取水池(4)之間有高度差;所述的一級厭氧沉淀池(2)的側邊設有沉淀池(5),所述的沉淀池(5)一側與一級厭氧沉淀池(2)連通,另一側通過沉淀物輸送管(6)與微濾機(7)連通;所述的微濾機(7)與反沖洗泵(8)連接,所述的反沖洗泵(8)通過上水管(9)與位于三級生態取水池(4)內的水泵(10)連通;所述的上水管(9)上設有多個連接頭(11),每個所述的連接頭(11)上連接有一個循環集裝箱(12),所述循環集裝箱(12)外部還設有風機(15),所述的風機(15)上連接一條通風管(13),所述通風管(13)貫穿于所有循環集裝箱(12),每個所述的循環集裝箱(12)下側部設排水分管(20),所述的排水分管(20)與排水總管(14)連通,所述排水總管(14)與微濾機(7)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管(9)通過反沖洗管(17)與微濾機(7)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厭氧沉淀池(2)和二級生物曝氣池(3)之間的高度差為20cm;二級生物曝氣池(3)和三級生態取水池(4)之間的高度差為20cm;所述的三級生態取水池(4)的高度為4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厭氧沉淀池(2)左側邊設有斜坡(21),所述的沉淀池(5)和微濾機(7)位于斜坡(21)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環集裝箱(12)包括箱體(121),所述的箱體(121)內設有納米增氧管(122),納米增氧管(122)與通風管(13)連通;所述循環集裝箱(12)側部設有出魚口(123),循環集裝箱(12)的外部設有斜面集污槽(124),頂部設有天窗(1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水體動力學治理養殖尾水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厭氧沉淀池(2)和二級生物曝氣池(3)之間設有第一溢流堰(18);所述的二級生物曝氣池(3)和三級生態取水池(4)之間設有第二溢流堰(1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觀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583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適應環境的多層晾衣裝置
- 下一篇:一種減少水土流失的生態水景擋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