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防濺功能的陶瓷碗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19145.9 | 申請日: | 2019-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6602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泉州達盛窯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19/02 | 分類號: | A47G19/02;A47G23/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凱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56 | 代理人: | 楊雪冰 |
| 地址: | 3626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功能 陶瓷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防濺功能的陶瓷碗,涉及餐具技術領域,針對現有的防濺效果差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碗體和碗蓋,所述碗體的兩側內壁均嵌裝有滾珠,所述滾珠固定連接第一撐桿,所述第一撐桿通過合頁活動鏈接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的上側設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碗體的兩側內壁均設有位于滾珠上方與第一固定塊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碗體的兩側外壁均固定設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碗體的頂部兩側均設有第三固定塊,所述碗蓋的上側設有拉環,所述碗蓋的兩端下側均開設有與所述第三固定塊相匹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碗蓋的內部設有保溫裝置。通過這種設置可以使得防濺效果好操作簡單且具有保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防濺功能的陶瓷碗。
背景技術
碗是大家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碗的存在人們生活中的歷史因為年代太過久遠所以起源不可考證,不過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制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中國人一般用碗做飲食的餐具,西方人則是盤子,在中國人日常生活里只要吃飯的地方就會出現碗,碗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器皿。碗使用過程中因為碗口大加上沒有防濺功能,所以在盛湯或水之類液體時容易濺出。現有的具有防濺功能的碗操作復雜,防濺效果差,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具有防濺功能的陶瓷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具有防濺功能的陶瓷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防濺功能的陶瓷碗,包括碗體和碗蓋,所述碗體的兩側內壁均嵌裝有滾珠,所述滾珠固定連接第一撐桿,所述第一撐桿通過合頁活動鏈接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的上側設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碗體的兩側內壁均設有位于滾珠上方與第一固定塊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碗體的兩側外壁均固定設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碗體的頂部兩側均設有第三固定塊,所述碗蓋的上側設有拉環,所述碗蓋的兩端下側均開設有與所述第三固定塊相匹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碗蓋的內部設有保溫裝置,所述碗蓋的兩端通過合頁均活動鏈接側蓋,所述側蓋設有與第二固定塊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碗蓋的下側固定安裝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保溫裝置是保溫泡沫,保溫泡沫用來阻擋碗內的熱量流失,起到保溫的效果。
優選的,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形狀為扇形,通過這種形狀設置使得防濺效果更好,且操作簡單。
優選的,所述碗體頂部的直徑與碗蓋的直徑一樣,通過這種設置使得防濺效果更好,且可以保護碗體。
優選的,所述橡膠墊的直徑小于碗體的碗口直徑1厘米,通過這種設置使得橡膠墊更好的貼合碗壁,從而起到保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滾珠、第一撐桿、第二撐桿、第一固定塊、第一凹槽、第二固定塊、第三固定塊、碗蓋、保溫裝置、側蓋、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橡膠墊的設置,碗體的兩側內壁均嵌裝有滾珠,滾珠固定連接第一撐桿,第一撐桿通過合頁活動鏈接第二撐桿,第一撐桿的上側設有第一固定塊,碗體的兩側內壁均設有位于滾珠上方與第一固定塊相匹配的第一凹槽,通過這種設置第一撐桿可以自由的轉動和來回折疊,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和第三固定塊于此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可以固定住第一支撐桿和固定住碗蓋,保溫裝置和橡膠墊可以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碗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碗體、2滾珠、3第一撐桿、4第二撐桿、5第一固定塊、6第一凹槽、7第二固定塊、8第三固定塊、9碗蓋、10拉環、11保溫裝置、12側蓋、13第二凹槽、14第三凹槽、15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泉州達盛窯陶瓷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泉州達盛窯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1914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