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孔生物酶培養處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02648.5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9896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巧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巧華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君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劉智君 |
| 地址: | 5108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生物酶 培養 處理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孔生物酶培養處理器,屬于多孔生物酶培養技術領域,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外側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的兩側皆設置有側蓋,所述側蓋靠近外殼的一側皆設置有套環,兩組所述套環相鄰的一側皆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外殼外部的兩側皆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外側皆設置有連接環,所述外殼外部的兩側皆均勻設置有多組第一外螺紋。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內管,將生物酶和活性炭直接放置在其的內部,可將裝有生物酶的內管放置在指定的培養箱的內部培養,也可將裝有生物酶的內管直接安裝在外殼的內側進行培養,從而實現其在培養的過程中對經過的污水進行降解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孔生物酶培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孔生物酶培養處理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工業污水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特別是一些人為的,難降解污水的增加,因此,水污染防治技術的開發、研究成為世界各國重要課題,目前,傳統的微生物法(生物膜、活性污泥法),是采取對微生物進行培養、馴化,然后通過微生物的細胞內僅有的酶分解可溶性有機物,對于難以降解的及高濃度污水進行處理,通過將生物酶固定在載體上,制成生物酶體,當生物酶體與廢水接觸時,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將廢水中有機物、有害物質分解達到處理水的目的。
然而現有的生物酶在培養和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般是分開進行的,在培養的過程中不能直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對其進行培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率,且現有的生物酶處理器在與相應的排水管的位置進行對接時,一般需要將整個處理器拆除,從而對內部的濾芯進行更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現有的生物酶在培養和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般是分開進行的,在培養的過程中不能直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對其進行培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率,且現有的生物酶處理器在與相應的排水管的位置進行對接時,一般需要將整個處理器拆除,從而對內部的濾芯進行更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問題,提供一種多孔生物酶培養處理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孔生物酶培養處理器,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外側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的兩側皆設置有側蓋,所述側蓋靠近外殼的一側皆設置有套環,兩組所述套環相鄰的一側皆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外殼外部的兩側皆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外側皆設置有連接環,所述外殼外部的兩側皆均勻設置有多組第一外螺紋,兩組所述側蓋的外側皆均勻設置有多組第二外螺紋,所述外殼的內側設置有內管,所述內管的兩側皆設置有過濾網,所述內管內部的一側設置有生物酶,所述內管的內部遠離生物酶的一側設置有活性炭。
優選地,兩組所述連接環的內部相鄰的一側皆設置有限位環,兩組所述密封圈皆位于限位環靠近側蓋的一側。
優選地,兩組所述連接環的內側皆均勻設置有多組與第二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所述連接環皆通過第二外螺紋和內螺紋的相互配合與側蓋可拆卸連接。
優選地,兩組所述側蓋的內側皆均勻設置有多組與第一外螺紋相匹配的第一內螺紋,所述側蓋皆通過第一外螺紋和第一內螺紋的相互配合與外殼可拆卸連接。
優選地,所述內管與其中一組所述側蓋的內側設置有腔體,所述側蓋遠離外殼一側的中間位置處皆設置有通管。
優選地,所述密封圈皆位于外殼的外側,且密封圈位于連接環的內側,兩組所述側蓋皆通過密封圈分別與兩組所述連接環密封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內管,將生物酶和活性炭直接放置在其的內部,可將裝有生物酶的內管放置在指定的培養箱的內部培養,也可將裝有生物酶的內管直接安裝在外殼的內側進行培養,從而實現其在培養的過程中對經過的污水進行降解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巧華,未經趙巧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026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