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層多電纜防磨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83886.6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18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博易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9/06 | 分類號: | H02G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盛明星 |
| 地址: | 014000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層 電纜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層多電纜防磨保護裝置,屬于線纜防護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外套筒體、位于外套筒體內側的中間套筒體以及位于中間套筒體內側的內定位筒體;其中,外套筒體和中間套筒體之間設有外層通路,中間套筒體和內定位筒體之間內層通路;外套筒體和中間套筒體均為分體設置;外套筒體、中間套筒體及內定位筒體之間設有可拆裝式連接件。該裝置可利用間隔布置的外層通路及內層通路有效實現不同直徑電纜的分層布置和分隔布置,能夠有效避免電纜之間的摩擦,并防止外部對電纜的磨損,提高電纜的使用壽命;外套筒體均勻設有散熱孔,可有效提升散熱性;各組件之間采用定位螺栓體和安裝螺栓體連接,結構穩定性好,且安裝簡單方便,不易脫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纜防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新能源風力發電機塔筒內的雙層多電纜防磨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眾所周知的電纜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電力、通信的輸送傳輸設備,一般都采用架空設備或深埋地下作為傳統的布設方式,但是其安全和穩定性能一直存在著隱患。每當城市市政改造和線路管網維護時,尤其針對路面開挖的氣、水、暖管道的鋪設和維修大都采用路政機械大范圍開挖,通常會對地下埋藏的電力通信線路造成漏電破壞。如果這些帶電電纜沒有得到及時安全可靠的防護,極易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和觸電事故。
而造成破壞的施工方大都采用臨時的絕緣膠布包裹帶電電纜芯的措施進行防護,無法針對如水、二次磨損等問題進行保護,難以避免因電纜磨損、進水等情況而導致的安全事故的再次發生;如果施工方采取的臨時保護并忘記對其進行專業防護而進行填埋處理,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現有技術中對電纜的防護多采用單純耐磨圈,其防護范圍小、易損壞變形、不能靈活適用不同直徑的電纜分層次保護,防護效果較差。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狀況,本實用新型申請人做了大量反復而有益的探索,最終產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層多電纜防磨保護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多條不同直徑的電纜之間容易相互摩擦以及外部結構容易對電纜造成磨損而導致容易造成安全隱患、電纜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層多電纜防磨保護裝置,包括外套筒體、位于外套筒體內側的中間套筒體以及位于中間套筒體內側的內定位筒體;其中,
所述外套筒體和所述中間套筒體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間隔布置的外層通路,所述中間套筒體和所述內定位筒體之間設有至少兩個間隔布置的內層通路;
所述外套筒體和所述中間套筒體均為分體設置;
所述外套筒體、中間套筒體及內定位筒體之間設有可拆裝式連接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筒體包括分體設置的第一外套筒和第二外套筒,所述第一外套筒和第二外套筒均采用半圓柱狀結構,半圓柱狀的所述第一外套筒與半圓柱狀的所述第二外套筒拼接組合形成套筒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套筒和所述第二外套筒的兩端上部均分別設有側固定板,所述側固定板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安裝孔,所述第一外套筒與第二外套筒之間相對應的安裝孔上設有安裝螺栓體,所述第一外套筒和所述第二外套筒的下部套設有卡箍件。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套筒體包括分體設置的第一中間套筒和第二中間套筒,所述第一中間套筒和第二中間套筒均采用半圓柱狀結構,半圓柱狀的所述第一中間套筒與半圓柱狀的所述第二中間套筒拼合形成套筒體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博易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博易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838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柴油機脈沖式尾氣凈化器筒體連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FPC點膠用專用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