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腦室腹腔分流術的皮下隧道通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2282155.X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001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裕;白皓;段虎斌;郝佳琪;陳士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醫(y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腦室 腹腔 分流 皮下 隧道 通條 | ||
1.一種用于腦室腹腔分流術的皮下隧道通條,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通條管(2)、鉗頭(3)、兩個指示燈(4)、控制桿(5)、第一鐵質底座(6)、第一通電螺線管(7)、頂針(8)、第二鐵質底座(9)、第二通電螺線管(10)、鉗頭開合控制桿(11)、連桿組件(12)、固定銷(13)、指示燈控制開關(16)、控制桿控制開關(17)、滑動變阻器(18)、隔磁擋板(19)、第一彈簧(20)、第二彈簧(21)和電源插座(22),其中:
所述通條管(2)與握把(1)連接,鉗頭(3)位于通條管(2)的前面,鉗頭(3)由相咬合的兩個鉗夾組成,兩個指示燈(4)分別安裝于鉗頭(3)的兩個鉗夾中,鉗頭開合控制桿(11)、連桿組件(12)和控制桿(5)均位于通條管(2)中,鉗頭開合控制桿(11)為尖角形,鉗頭開合控制桿(11)的兩個邊的端點分別與鉗頭(3)的兩個鉗夾連接,連桿組件(12)為菱形,固定銷(13)固定于通條管(2)的前部,連桿組件(12)靠近鉗頭(3)的一個角與鉗頭開合控制桿(11)的角通過固定銷(13)鉸接,連桿組件(12)的各個邊相互鉸接,連桿組件(12)遠離鉗頭(3)的角與控制桿(5)的前端連接,第一鐵質底座(6)和第一通電螺線管(7)安裝于握把(1)的前部且第一通電螺線管(7)位于第一鐵質底座(6)前面,第一彈簧(20)的一端與握把(1)的內側壁連接并位于第一鐵質底座(6)前面,第一彈簧(20)的另一端與第一鐵質底座(6)連接,控制桿(5)的后端與第一鐵質底座(6)固定連接,頂針(8)位于握把(1)和通條管(2)內腔的中間,頂針(8)的前端為具有弧度的針尖形,第二鐵質底座(9)和第二通電螺線管(10)安裝于握把(1)的后部,頂針(8)的后端與第二鐵質底座(9)連接,第二通電螺線管(10)安裝于第一鐵質底座(6)和第二鐵質底座(9)之間,隔磁擋板(19)安裝于第一鐵質底座(6)和第二通電螺線管(10)之間,頂針(8)從隔磁擋板(19)的中間穿過,隔磁擋板(19)的兩端與握把(1)的內側壁連接,第二彈簧(21)的一端與握把(1)的內側壁連接并位于第二鐵質底座(9)前面,第二彈簧(21)的另一端與第二鐵質底座(9)連接,指示燈控制開關(16)、控制桿控制開關(17)和滑動變阻器(18)設置于握把(1)的表面,指示燈控制開關(16)與兩個指示燈(4)串聯(lián)后通過導線與電源插座(22)連接,第一通電螺線管(7)與控制桿控制開關(17)和一個電阻串聯(lián)后與指示燈(4)和指示燈控制開關(16)并聯(lián),第二通電螺線管(10)與滑動變阻器(18)串聯(lián)后與指示燈(4)和指示燈控制開關(16)并聯(lián)。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腦室腹腔分流術的皮下隧道通條,其特征在于,所述鉗頭(3)的兩個鉗夾相咬合的位置為鋸齒狀。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腦室腹腔分流術的皮下隧道通條,其特征在于,所述鉗頭(3)為子彈頭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醫(yī)科大學,未經山西醫(y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8215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大豆種質資源的耕地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生兒病房用清潔消毒護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