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78834.X | 申請日: | 201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8788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振國;王春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39/14 | 分類號: | F02B39/14;F04D2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惠***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芯 漏油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包括機芯,所述機芯包括渦輪軸及葉輪、中間體、渦輪,渦輪軸上設置有軸封定套,軸封定套的第一端開設有第一密封環槽,軸封定套上開設有第二密封環槽,第一密封環槽內安裝有第一密封環,第二密封環槽內安裝有第二密封環,定義中間體與軸封定套的配合面為密封面,密封面上設置有向軸封定套處延伸的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位于第二密封環的第二端,密封凸起與第二密封環沿軸封定套軸向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軸封定套上設置第一密封環、第二密封環,進而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且通過在中間體的密封面上設置密封凸起,進而在壓端處形成迷宮式密封,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渦輪增壓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
背景技術
渦輪增壓器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沖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
申請號為201621282492.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渦輪增壓器的防漏油結構,其包括渦輪軸、葉輪、擴壓板和軸封定套,所述葉輪安裝于所述渦輪軸的一端,所述渦輪軸于所述葉輪的內側安裝軸封定套,所述軸封定套上安裝有擴壓板,其中,所述擴壓板與所述軸封定套之間設置有用于增加潤滑油流動阻力和行程的凸臺和凹槽。然而,由于渦輪增壓器核心部件的轉速要求越來越高,上述結構的渦輪增壓器無法滿足在高速運轉時的防泄漏要求,由此,急需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以解決現有渦輪增壓器無法滿足在高速運轉時的防泄漏要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包括機芯,所述機芯包括渦輪軸及依次安裝于渦輪軸上的葉輪、中間體、渦輪,定義所述渦輪軸安裝葉輪的一端為第一端,定義所述渦輪軸安裝渦輪的一端為第二端,所述渦輪軸上位于所述葉輪的第二端設置有軸封定套,所述軸封定套的第一端開設有第一密封環槽,且所述軸封定套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環槽的第二端開設有第二密封環槽,所述第一密封環槽內安裝有第一密封環,所述第二密封環槽內安裝有第二密封環,定義所述中間體與所述軸封定套的配合面為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環的外側抵壓在所述密封面上,所述第二密封環的外側抵壓在所述密封面上,所述密封面上鄰近所述第二密封環處設置有向所述軸封定套處延伸的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密封環的第二端,且所述密封凸起與所述第二密封環沿所述軸封定套軸向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軸封定套上開設有甩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甩油槽包括位于第一端的圓弧形槽及位于第二端的直槽,所述直槽傾斜布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直槽的槽底為一斜面,所述斜面與所述軸封定套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6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環槽、所述第二密封環槽間隔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所述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通過在軸封定套上設置第一密封環、第二密封環,進而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且通過在中間體的密封面上設置密封凸起,進而在壓端處形成迷宮式密封,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此外,甩油槽具有一傾斜設置的直槽,進而提高甩油效果,從而會在軸封定套與浮動軸承的裝配處形成潤滑油積累,不僅增加了軸封定套與浮動軸承之間的潤滑效果,同時減少了軸封定套與中間體處的油壓,從而減少了漏油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一種機芯壓端的防漏油結構在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毅合捷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788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