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廢次氯酸鈉溶液循環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73504.1 | 申請日: | 201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9906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廣斌;韓啟龍;楊立斌;石玉英;梁多奇;王惠梅;李鴻達;高國峰;聶海;蘇巍;陳苗;盛佳佳;邱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鹽吉蘭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7/148 | 分類號: | C07C7/148;C07C11/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劉永珍 |
| 地址: | 750336 內蒙古自治區阿***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次氯酸 溶液 循環 利用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次氯酸鈉溶液循環利用系統,其包括氯氣儲罐、水源、堿液儲罐、第一文丘里反應器、濃次氯酸鈉配置槽、廢次氯酸鈉處理系統、第二文丘里反應器、稀次氯酸鈉儲槽和控制器。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系統連接關系簡單,易實現;保證了次氯酸鈉溶液的有效氯濃度波動穩定,避免出現爆炸等危險,進而避免污染環境,同時保證了乙炔的凈化效果良好,進而保證了后續聚氯乙烯產品的質量較佳;減少了設備裝置,簡化了工序,大大節約了占地以及投資資本;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提高了本實用新型回收系統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系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收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廢次氯酸鈉溶液循環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聚氯乙烯,簡稱PVC,是由氯乙烯在引發劑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熱塑性樹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作為原料是通過氯化氫和乙炔反應生成的,其中氯化氫是通過電解氯化鈉溶液生產的氯氣與氫氣混合反應生產,同時電解氯化鈉生產出氫氧化鈉,在生產氯化氫的過程中所溢散的氯氣會被送到燒堿除害塔中,通過噴淋氫氧化鈉溶液將氯氣吸收掉,并形成濃次氯酸鈉;乙炔是通過采用電石法進行生產的,在電石法生產乙炔的過程中,粗乙炔氣中含有H2S、PH3等雜質,若不進行凈化,會嚴重影響后續工序的正常生產。同時由于H2S、PH3等雜質的自燃點低,一旦發生泄漏與空氣接觸較易燃燒,容易出現著火或爆炸事故。所以乙炔氣在送往后續工序之前必須經過清凈工序除去H2S、PH3等雜質。
目前,我國大多企業乙炔清凈是利用次氯酸鈉溶液將乙炔中的H2S、PH3等雜質氧化成酸性物質除去。但在此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次氯酸鈉廢溶液,現有的廢次氯酸鈉溶液循環利用技術一般為:脫乙炔、降溫、曝氣、調節PH、藥劑除雜(絮凝、沉降、過濾)、降溫以及回用,但是采用上述循環利用技術存在以下問題:1、工序過于復雜,占地和投資較大;2、目前回用的廢次氯酸鈉溶液與燒堿除害塔產生的濃次氯酸鈉進行配置,使次氯酸鈉溶液濃度達到合適的范圍之后再送到乙炔清凈工序中的清凈塔中凈化乙炔氣體;濃次氯酸鈉的產量以及濃度容易受到生產燒堿的限制;導致配置后的次氯酸鈉溶液的有效氯濃度波動較大,次氯酸鈉溶液的有效氯濃度高于上限值會與乙炔發生反應,進而會出現清凈塔爆炸等危險,污染環境,被迫停止乙炔生產,降低了經濟效益,次氯酸鈉溶液的有效氯濃度低于下限值時,無法對乙炔起到凈化的作用,進而影響后續聚氯乙烯產品的質量;3、現有的廢次氯酸鈉溶液回收系統自動化程度低,運行不穩定,安全系數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關系簡單,運行安全穩定,且節約了投資資本以及占地的廢次氯酸鈉溶液循環利用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鹽吉蘭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中鹽吉蘭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735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