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小麥拌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73322.4 | 申請日: | 201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1188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春練;馮朝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朝剛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B07B1/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文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李麗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農業 種植 小麥 拌種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小麥拌種裝置,涉及拌種裝置技術領域。該實用新型包括機體,機體頂部固定有進料口,機體內部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表面開有放置槽,定位板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定位桿,定位桿頂部開有螺紋管,螺紋管外側螺紋連接有螺紋帽,放置槽內部活動連接有篩網,篩網兩側均固定有把手,機體內壁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一側固定有傳動器,機體內部固定有過濾網,過濾網頂部固定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輸出軸固定有連接桿,連接桿外圈固定有攪拌軸。本實用新型通過篩網的作用,該設置可以靈活的對原料和種子進行過篩,防止出現由于原料受潮結塊導致無法很好的包裹在種子的表面,以此該裝置的拌種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拌種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小麥拌種裝置。
背景技術
拌種是植物種苗處理的一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意義上的拌種:狹義的拌種是指將種子與農藥或微肥等在一起拌和,使種子表面均勻地沾上一層農藥或微肥的方法。拌種的方法一般為干拌,粉劑或可濕性粉劑拌種一般可采用干拌,方法是將樣品粉荊放在拌種器或其它器具內直接與種子拌和均勻即可。
干拌的過程中,有時由于種子或者粉劑受潮,導致粉劑結塊,以至于在后續的攪拌過程中,粉劑無法均勻的裹在種子的外表面,使拌種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小麥拌種裝置,通過篩網的作用,該設置可以靈活的對原料和種子進行過篩,防止出現由于原料受潮結塊導致無法很好的包裹在種子的表面,以此該裝置的拌種效率,解決了有時由于種子或者粉劑受潮,導致粉劑結塊,以至于在后續的攪拌過程中,粉劑無法均勻的裹在種子的外表面,使拌種效率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小麥拌種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頂部固定有進料口,所述機體內部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表面開有放置槽,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定位桿,所述定位桿頂部開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外側螺紋連接有螺紋帽,所述放置槽內部活動連接有篩網,所述篩網兩側均固定有把手;
所述機體內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側固定有傳動器,所述機體內部固定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頂部固定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輸出軸固定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外圈固定有攪拌軸;
所述機體內壁固定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輸出軸固定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一側固定有若干攪拌棒,所述機體一側開有取料口。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器內部固定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輸出軸固定有傳動塊,所述傳動塊外側活動連接有傳動板,所述傳動板一側固定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端固定有托板。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器內壁固定有限位槽,所述傳動板一側固定有限位塊。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為矩型結構,所述限位塊與限位槽內壁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軸為螺旋型結構,所述托板為弧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篩網的作用,該設置可以靈活的對原料和種子進行過篩,防止出現由于原料受潮結塊導致無法很好的包裹在種子的表面,以此該裝置的拌種效率。
2、本實用新型通過攪拌軸和攪拌棒的作用,雙重攪拌可以使原料更加均勻的包裹在種子外側,且由于攪拌軸和攪拌棒沒有銳角,可以在攪拌的過程中對種子進行保護,防止種子受損。
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朝剛,未經馮朝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733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