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量給液的軋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69114.7 | 申請日: | 201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9405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雅 |
| 主分類號: | D06B3/18 | 分類號: | D06B3/18;D06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雨 |
| 地址: | 5239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量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微量給液的軋車,用于解決現有用于布料浸軋方式存在壓軋后布料的帶液量偏高,造成后續高溫烘干過程中染料的泳移問題。本實用新型中的壓軋裝置包括第一壓軋裝置和第二壓軋裝置,第一壓軋裝置至少包括第一帶液輥、第一壓輥以及第一刮刀組件;第二壓軋裝置至少包括第二帶液輥、第二壓輥第二刮刀組件;第一帶液輥的外圓面和第二帶液輥的外圓面均設置有凹部或凸部;第一刮刀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第一刮刀組件與第一帶液輥之間形成第一儲液區;第二刮刀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第二刮刀組件與第二帶液輥之間形成第二儲液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品印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量給液的軋車。
背景技術
傳統的紡織品的印染加工過程中,需將布料軋涂染液或各種化學溶液,然后把帶有染液的布料加熱烘干、發色、固色,傳統的軋涂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均勻軋車、重載軋車等,但是這些方式壓軋布料后的帶液量偏高,容易造成后續高溫烘干過程中染料的泳移現象,影響產品品質,并且烘干過程消耗的能耗過高,不利于節能環保。
因此,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尋找一種微量給液的軋車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研究的重要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微量給液的軋車,用于解決現有用于布料浸軋方式存在壓軋后布料的帶液量偏高,造成后續高溫烘干過程中染料的泳移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微量給液的軋車,包括機架、壓軋裝置、給液裝置,以及動力裝置;
所述壓軋裝置包括第一壓軋裝置和第二壓軋裝置,所述第一壓軋裝置、第二壓軋裝置依次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壓軋裝置至少包括相互壓軋的第一帶液輥和第一壓輥以及與所述第一帶液輥相配合的第一刮刀組件;所述第二壓軋裝置至少包括相互壓軋的第二帶液輥和第二壓輥以及與所述第二帶液輥相配合的第二刮刀組件;
所述第一帶液輥和所述第二帶液輥的運轉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帶液輥和所述第二帶液輥均為鋼制或陶瓷或包膠表面的帶液輥,所述第一帶液輥的外圓面和所述第二帶液輥的外圓面均設置有凹部或凸部,所述第一壓輥和所述第二壓輥為具有彈性的包膠輥筒;
所述第一刮刀組件至少包括第一刀架、第一刀片以及第一進退調節裝置,所述第一進退調節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一進退調節裝置與所述第一刀架連接,所述第一刀片固定于第一刀架上,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口可調節地壓制在所述第一帶液輥的外圓面,所述第一刮刀組件與所述第一帶液輥之間形成第一儲液區;
所述第二刮刀組件至少包括第二刀架、第二刀片以及第二進退調節裝置,
所述第二進退調節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二進退調節裝置與所述第一刀架連接,所述第二刀片固定于第二刀架上,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口可調節地壓制在所述第二帶液輥的外圓面,所述第二刮刀組件與所述第二帶液輥之間形成第二儲液區;
所述第一進退調節裝置和所述第二進退調節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第一進退調節裝置與所述第一刀架連接,所述第二進退調節裝置與所述第二刀架連接,所述第一帶液輥的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帶液輥的工作面分別與布料的正面和反面接觸;
所述給液裝置至少包括料桶、接料槽以及連接于料桶和所述第一刮刀組件、所述第二刮刀組件之間的管道,接料槽設置于機架內側,并位于所述第一壓軋裝置和所述第二壓軋裝置的下方或兩端。
可選地,所述第一刮刀組件還包括第一左擋板和第一右擋板,所述第一左擋板和所述第一右擋板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帶液輥與第一刀片的兩端,并且分別與所述第一帶液輥、第一刀片的兩端配合設置,所述第一左擋板和第一右擋板與所述第一帶液輥、第一刀片形成第一儲液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雅,未經李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691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