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磨粉混料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60764.5 | 申請日: | 201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846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龍;朱沛雨;陳小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偉冠塑粉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4 | 分類號: | B01F7/04;B01F15/02;B02C1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華信天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錢鎖方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磨粉 混料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磨粉混料機,包括進料口和研磨室,所述進料口的底部旋接有輸送管,且輸送管的外壁安置有主體,所述研磨室開設于輸送管的端部,且研磨室的內壁粘接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的內部安置有研磨片,且研磨片的端部焊接有輪軸,所述輪軸的端部旋接有第二電機,且研磨室的底部安裝有控制閥,所述控制閥的內部穿設有通料口,且通料口的兩端內部穿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的底部外壁安置有接料口,且接料口的底部開設有混料室,所述混料室的內部安裝有渦式攪葉,且渦式攪葉的端部焊接有轉軸。該磨粉混料機設置有將混料室的端部安裝有風機,便于將混料室內部所有的殘留混料充分吸出,避免內部殘留物的出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粉混料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磨粉混料機。
背景技術
磨粉混料機通常是用來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礦山等領域內礦產品物料的粉磨加工,根據所磨物料的細度和出料物料的細度,同時在研磨完成之后再將其加以混合攪拌。
市場上的磨粉混料機功能設計單一,研磨以及攪拌過程不充分,同時容易出現殘留物等情況,無法為使用者帶去便利,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更加多功能的磨粉混料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磨粉混料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功能設計單一,研磨以及攪拌過程不充分,同時容易出現殘留物等情況,無法為使用者帶去便利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磨粉混料機,包括進料口和研磨室,所述進料口的底部旋接有輸送管,且輸送管的外壁安置有主體,所述研磨室開設于輸送管的端部,且研磨室的內壁粘接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的內部安置有研磨片,且研磨片的端部焊接有輪軸,所述輪軸的端部旋接有第二電機,且研磨室的底部安裝有控制閥,所述控制閥的內部穿設有通料口,且通料口的兩端內部穿設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的底部外壁安置有接料口,且接料口的底部開設有混料室,所述混料室的內部安裝有渦式攪葉,且渦式攪葉的端部焊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端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渦式攪葉的另一端安裝有風機。
優選的,所述研磨片與輪軸之間為焊接連接,且第二電機通過輪軸與研磨片之間構成旋轉結構。
優選的,所述研磨室的內壁與消音棉的外壁之間緊密貼合,且輸送管與通料口均關于研磨室之間為連通。
優選的,所述渦式攪葉與轉軸之間為焊接連接,且第一電機通過轉軸與渦式攪葉之間構成旋轉結構。
優選的,所述通料口與接料口的結構相吻合,且螺紋柱均勻穿設于通料口與接料口的兩端。
優選的,所述混料室為中空狀,且風機與渦式攪葉之間為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將第二電機與研磨片之間形成旋轉性能,由于研磨片設置有兩塊,通過旋轉使得研磨片之間發生轉動,使得研磨對象進行研磨處理,使其研磨更加充分細致,同時在研磨室的內壁粘貼有消音棉,便于降音降噪,防止在研磨過程中產生較大噪音形成對環境的噪音污染,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
2、將渦式攪葉與第一電機之間形成旋轉性能,通過第一電機帶動轉軸發生旋轉,最后使得渦式攪葉發生旋轉,使得成型的研磨顆粒間運動方向發生交叉,增大互相接觸的面積,最終將混料充分均勻。
3、將通料口與接料口之間通過螺紋柱相互連接,強化固定方式,并且便于拆卸,可以及時做到清理以及更換,同時將混料室的端部安裝有風機,便于將混料室內部所有的殘留混料充分吸出,避免內部殘留物的出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研磨室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偉冠塑粉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偉冠塑粉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607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