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集成灶用聚能鍋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59310.6 | 申請日: | 201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329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錢松良;宋燁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藍炬星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15/10 | 分類號: | 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尹科峰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成 灶用聚能鍋 支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成灶用聚能鍋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聚能罩,聚能罩包括聚能環和聚能斗,聚能環設于聚能斗上,聚能斗上均勻分布有通氣槽和安裝座,安裝座的頂部開設有容納槽,容納槽內轉動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的內端設有架腳,安裝座的前側設有卡槽,卡槽與支撐板相對應;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擋風聚能,調節簡單,支撐可靠,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集成灶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成灶用聚能鍋支架。
背景技術
由于需要將鍋具與爐灶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以便使鍋具下方獲得最佳的燃燒溫度,因此,在集成灶的灶具面板上放置鍋支架將鍋具進行支撐。現有的鍋支架主要包括有多個支撐腳和將多個支撐腳連成一體的圓形鐵條,存在以下缺陷:1、存在腐蝕、變形等缺陷的支撐腳無法單獨更換,整個鍋支架更換成本高,完好的部分也不能利用;2、鍋具與鍋支架之間存在較大的空隙,容易受到風吹影響,導致火焰竄動、不穩定,熱量會從空隙中流失,加熱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集成灶用聚能鍋支架,結構新穎,擋風聚能,調節簡單,支撐可靠,實用性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集成灶用聚能鍋支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設有聚能罩,聚能罩包括聚能環和聚能斗,聚能環設于聚能斗上,聚能斗上均勻分布有通氣槽和安裝座,安裝座的頂部開設有容納槽,容納槽內轉動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的內端設有架腳,安裝座的前側設有卡槽,卡槽與支撐板相對應;該鍋支架結構新穎,擋風聚能,調節簡單,支撐可靠,實用性強。
進一步,安裝座的底部設有安裝螺柱,聚能斗上設有安裝孔,安裝孔與安裝螺柱相匹配,安裝螺柱上連接有緊固螺帽,緊固螺帽限制安裝螺柱脫出安裝孔,安裝座可拆卸,便于清理、更換,安裝時將安裝螺柱對準安裝孔穿入,在聚能斗下方安裝緊固螺帽,鎖緊安裝螺柱,使得安裝螺柱無法向上脫出安裝孔,安裝座被限位固定在聚能斗上,可靠牢固。
進一步,聚能環上設有擋圈,擋圈為上小下大狀,加高了聚能環的擋風高度,提高了擋風效果,進而減小外部風對火焰的影響。
進一步,擋圈上周向分布有通氣孔,上部進氣,提高了空氣進氣量,燃燒更加充分。
進一步,聚能環的底部設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底部設有定位凸塊,底座的頂面上設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與定位凸塊相匹配,底座與聚能罩之間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便于單獨清洗、更換,靈活方便,安裝時將固定圈底部的定位凸塊卡入到底座頂面上的定位凹槽內,使聚能罩限位安裝在底座上,不容易滑動,當放置鍋具后,聚能斗受壓,使得定位凸塊更不容易脫出定位凹槽,提高了聚能罩安裝在底座上的可靠性。
進一步,安裝座的前側設有三角支撐塊,三角支撐塊的頂面與卡槽的底面齊平,當支撐板卡入卡槽后,三角支撐塊與支撐板接觸,增大了安裝座與支撐板的接觸面積,給予支撐板支撐,防止支撐板受壓變形。
進一步,底座上周向分布有補氣槽,底部補氣,更加全面,提高了空氣進氣量,從而保證充分燃燒。
進一步,架腳上等距分布有齒條,齒條增加了架腳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了架腳與鍋具底面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鍋具擱置后更穩固,防止鍋具滑動或側翻。
進一步,聚能環的外側設有隔熱握塊,隔熱不燙手,便于使用者拿取。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藍炬星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藍炬星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593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