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動負壓吸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31886.1 | 申請日: | 2019-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8300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潘詠濤;彭章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雙馬智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動 吸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動負壓吸引裝置,解決了現有的負壓吸引裝置不便于手動驅動的問題,包括內部設有空腔的氣囊,氣囊上設有與空腔連通的接管,接管遠離氣囊的一端用于與pH膠囊手柄的吸引端連接,氣囊上還設有與空腔連通的接口,接口處設有用于關閉接口的蓋板;首先打開蓋板,此時的接口處于打開狀態,然后使氣囊的氣體從接口和接管排出,隨后用蓋板將接口關閉,此時,氣囊僅可與接管連通且氣囊內部形成負壓,隨后釋放對氣囊施加的外力,氣囊在回彈時便向pH膠囊手柄的吸引端吸收外界氣體,從而實現了負壓的手動驅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動負壓吸引裝置
背景技術
胃食管腔因過度接觸(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臨床胃食管反流癥和食管黏膜損傷的疾病稱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機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和食管體部運動異常等;也有食管外諸多機械因素的功能紊亂。胃食管反流臨床表現復雜且缺乏特異性,僅憑臨床表現難以區分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目前必須采用綜合診斷技術。凡臨床發現不明原因反復嘔吐、咽下困難、反復發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難治性哮喘、生長發育遲緩、反復出現窒息、呼吸暫停等癥狀時都應考慮到胃食管反流存在的可能性,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選擇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
現有的產品中有一名為無線PH膠囊檢測系統,其主要原理為在受檢者的食道指定位置掛一顆膠囊狀設備,在規定時間內(一般為96小時),采集食道的pH值,以確定受檢者是否出現胃酸反流的現象,以及反流現象的嚴重程度,為醫生診斷提供數據支撐?,F目前無線pH膠囊是以一個導向裝置送達受檢者食管的指定位置,并在負壓裝置輔助下,將食道粘膜吸一部分至膠囊體內,然后由醫生完成膠囊掛于食管壁上的操作。待膠囊完成工作后,會在一周只能完成自動的脫落,最后由下消化道排出體外。
但現有的負壓輔助裝置,通常采用的是電驅動來產生負壓,斷電時無法使用,具體使用時,需要外接電動吸引器或者利用中心負壓提供吸力,從而產生負壓吸引,限制了電外科設備ESU、激光刀、高頻手術刀等相關工具在開放性手術中吸附pH膠囊時的使用條件,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手動負壓吸引裝置,可手動產生負壓吸力。
一種手動負壓吸引裝置,包括內部設有空腔的氣囊,所述的氣囊上設有與空腔連通的接管,所述的接管遠離氣囊的一端用于與pH膠囊手柄的吸引端連接,所述的氣囊上還設有與空腔連通的接口,所述的接口處設有用于關閉接口的蓋板;通過此種結構設計,使用時首先打開蓋板,將接口處于打開狀態,然后用外力擠壓氣囊,使氣囊的氣體從接口和接管排出,當氣囊內的氣體排出到位時用蓋板把接口關閉,此時的氣囊僅與接管連通且氣囊內部形成負壓,隨后釋放對氣囊施加的外力,由于接管遠離氣囊的一端與pH膠囊手柄的吸引端連接,當氣囊在回彈時便向pH膠囊手柄的吸引端吸收外界氣體。
在上述的手動負壓吸引裝置中,所述的蓋板與氣囊固定連接,所述的蓋板上設有排氣孔,所述的排氣孔內設有單向閥;通過此種結構設計,由于蓋板與氣囊固定連接,此時通過控制單向閥的連接與斷開,即可實現氣囊內部氣體向排氣孔的單向流動,此過程僅需控制單向閥的開關即可,操作簡單。
在上述的手動負壓吸引裝置中,所述的蓋板上還設有吸氣孔,所述的吸氣孔處設有用于打開或關閉吸氣孔的堵頭;其中,堵頭與吸氣孔螺紋連接,通過此種結構設計,當氣囊內的氣體通過排氣孔排出到位后,關閉單向閥,并將堵頭旋進吸氣孔內,此時氣囊僅可與接管連通且氣囊內部形成負壓,隨后釋放對氣囊施加的外力,氣囊便在回彈時向PH膠囊手柄的吸引端吸收外界氣體;最后,將已經堵住吸氣孔的堵頭取下后,氣囊與外界連通,且氣囊內部的大氣壓力再次與外界相同,即可重復實現手動產生負壓的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318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