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瘡護理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28085.X | 申請日: | 2019-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7184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鄭楊玥;王琦;馮蘭;張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二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57 | 分類號: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護理 | ||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瘡護理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瘡護理墊。其技術方案為:一種壓瘡護理墊,包括橡膠座,橡膠座的底部連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連接有底板,支架上安裝有若干升降絲杠螺母機構,升降絲杠螺母機構的另一端連接有轉動連接頭,轉動連接頭的另一端與橡膠座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根據壓瘡位置調節結構的壓瘡護理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瘡護理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瘡護理墊。
背景技術
壓瘡是因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受到障礙,不能適當的供給皮膚和皮下組織所需營養,從而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壞死所致。部分患者因治療而必須采取醫源性限制體位。既要保持醫源性限制體位,又要預防壓瘡,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困難。根據臨床多項研究表明:骶尾部壓瘡是壓瘡中最高發的部位,有部分患者因局部肢體活動受限,無法頻繁翻身,骶尾部皮瓣術后或骶尾部創傷患者,易形成難免壓瘡,不利于健康的發展。傳統防治壓瘡方法,患者舒適感差,同時不能克服潮濕等因素的影響,局部受壓溫度日益增高,對血液循環也不能帶來任何促進作用,易引起和加重患者的不適感及其他并發癥。研究表明使用凝膠墊對處理壓瘡效果有良好效果,可減輕頻繁翻身給患者帶來的不適,保證臨床更高護理工作質量。
專利申請號為CN201720736361.1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布了一種新型骶尾部壓瘡護理墊,包括為一體結構的護理墊本體和固定帶,護理墊本體為矩形氣囊,矩形氣囊上設置有V形槽和條形洞,矩形氣囊上設置有傳感器和震動按摩凸起,傳感器包括壓力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且環繞條形洞設置在矩形氣囊上,并通過無線與控制器連接,矩形氣囊通過氣孔與控制器控制的氣泵連接,矩形氣囊外側包裹有布墊,布墊上設置有傳感器孔,布墊的側面設置有拉鏈,固定帶上設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卡扣和卡槽;本實用新型矩形氣囊、傳感器、震動按摩凸起和氣泵的設置,實現對患者骶尾部壓力、溫度的檢測,并具有按摩功能,促進壓瘡部血液的循環,解決了壓瘡患者局部受壓影響血供的問題,同時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的舒適體驗。
但是,上述護理墊的的形狀無法調節,導致僅對人體骶尾部很小的區域起作用。而壓瘡可能還存在于其他位置,使得該護理墊無法對其他部位的壓瘡進行護理。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根據壓瘡位置調節結構以避免壓瘡受到過大壓迫的壓瘡護理墊。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壓瘡護理墊,包括橡膠座,橡膠座的底部連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連接有底板,支架上安裝有若干升降絲杠螺母機構,升降絲杠螺母機構的另一端連接有轉動連接頭,轉動連接頭的另一端與橡膠座連接。
優選地,所述升降絲杠螺母機構包括升降螺母,升降螺母固定于支架上,升降螺母螺紋連接有升降絲杠,升降絲杠的一端連接有升降手輪,升降絲杠的另一端與轉動連接頭連接。
優選地,所述轉動連接頭包括轉動圓槽,轉動圓槽固定于升降絲杠螺母機構上,轉動圓槽內套設有轉動圓頭,轉動圓頭的另一端與橡膠座連接。
優選地,所述橡膠座的底部設置有若干連接孔,轉動連接頭伸進連接孔內。
優選地,所述支架上可轉動連接有雙向絲杠螺母機構,雙向絲杠螺母機構上鉸接有連桿,連桿的另一端與橡膠座的端部鉸接。
優選地,所述雙向絲杠螺母機構包括雙向絲杠,雙向絲杠通過軸承連接于支架上,雙向絲杠的一端連接有橫移手輪,雙向絲杠的兩段螺紋段上均螺紋連接有橫移螺母,橫移螺母與連桿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二人民醫院,未經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二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2808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畜牧護欄
- 下一篇:一種帶電胸腔內可視反光吸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