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15200.X | 申請日: | 2019-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9874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彭曉良;鄧云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懷化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趙澤夏 |
| 地址: | 418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濕度 感應 調節 電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屬于溫濕度調節電路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的溫濕度調節電路比較復雜,具有較多的元器件的問題。一種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包括主控單元、溫濕度傳感電路、降溫驅動電路和加濕驅動電路;所述溫濕度傳感電路,用于感應的溫度和濕度,并將溫度和濕度上傳至控主控單元;主控單元用于判斷溫度是否超過溫度閾值,若是則發出使能信號給降溫驅動電路,并判斷所述濕度是否低于濕度閾值,若是則發出使能信號給加濕驅動電路;降溫驅動電路,用于當接收到降溫使能信號時驅動降溫器降溫;加濕驅動電路,用于當接收到加濕使能信號時驅動加濕器加濕。以簡單化的電路結構、較少的元器件實現了溫濕度感應及調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溫濕度調節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
背景技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業和農業生產中,溫濕度的調節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所述溫濕度調節控制中恒定溫度、濕度控制最為典型,其一般包括微處理器和一些必要的硬件電路,通過比較設定溫濕度值與當前溫度濕度值間的關系來使得電路開關的實現通斷,從而實現溫度、濕度的調節,現有技術中的溫濕度調節電路比較復雜,并且使用了較多的元器件,從而導致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一種技術不足,提出一種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包括主控單元、溫濕度傳感電路、降溫驅動電路和加濕驅動電路;
所述溫濕度傳感電路、降溫驅動電路和加濕驅動電路分別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
所述溫濕度傳感電路,用于感應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并將所述溫度和濕度上傳至控主控單元;所述主控單元用于判斷所述溫度是否超過溫度閾值,若是則發出降溫使能信號給降溫驅動電路,并用于判斷所述濕度是否低于濕度閾值,若是則發出加濕使能信號給加濕驅動電路;所述降溫驅動電路,用于當接收到降溫使能信號時驅動降溫器降溫;所述加濕驅動電路,用于當接收到加濕使能信號時驅動加濕器加濕。
進一步地,所述溫濕度傳感電路包括溫濕度傳感器U1和電阻R4,所述溫濕度傳感器U1的3引腳與主控單元U2的P24引腳連接,所述溫濕度傳感器U1的2引腳接電源,所述溫濕度傳感器U1的2、3引腳還分別連接電阻R4的兩端。
進一步地,所述降溫驅動電路包括三極管Q1、發光二極管D1及繼電器K1,所述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電源,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主控單元的P26引腳,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繼電器K1的一端和發光二極管D1的正向端,所述發光二極管 D1的負向端與繼電器K1的另一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加濕驅動電路包括三極管Q2、發光二極管D2及繼電器K2,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連接電源,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主控單元的P27引腳,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繼電器K2的一端和發光二極管D2的正向端,所述發光二極管 D2的負向端與繼電器K2的另一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還包括蜂鳴電路,所述蜂鳴電路包括電阻R12、三極管Q5和蜂鳴器B1,所述三極管Q5的基極通過電阻R12連接主控單元U2的P25 引腳,所述三極管Q5的發射極連接電源,所述三極管Q5的集電極接蜂鳴器B1的一端,所述蜂鳴器的另一端接地。
進一步地,所述溫濕度感應調節電路還包括液晶顯示電路,所述液晶顯示電路包括液晶顯示器LCD1和電阻R17,所述液晶顯示器LCD1的VO引腳通過電阻R17接地,所述液晶顯示器LCD1的RS、RW、E、DB0-DB7引腳分別與主控單元U2的RS、RW、 EN、P10-P17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懷化學院,未經懷化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152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