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身份可識別緊固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12059.8 | 申請日: | 2019-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494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麗琨;顧德美;陶良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貝力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5/00 | 分類號: | F16B35/00;F16B37/00;F16B39/24;G06K19/06;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上海驍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邱丹 |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身份 識別 緊固 | ||
一種身份可識別緊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和螺母通過螺紋連接,螺栓或螺母上設置有身份識別裝置,身份識別裝置與識別感應設備相匹配;身份識別裝置包括但不僅限于條碼、二維碼、FNC、電子標簽;身份識別裝置一側面固定連接卡接柱,卡接柱內側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內表面通過彈簧連接有限位塊,螺栓內開設有卡接孔,卡接柱活動連接在卡接孔內表面,卡接孔內側開設有限定孔。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當裝有識別感應設備的裝置其進行擰緊或擰松操作時,可對緊固件的零件信息和位置信息進行識別讀取,并通過卡接柱與卡接孔相匹配的作用,從而使身份識別裝置能夠從螺栓拆除重復利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身份可識別緊固件。
背景技術
在機械裝配、橋梁施工、鐵軌固定、電子通信等應用中,緊固件使用數量成千上萬,尤其是在鐵路和橋梁的使用中,往往由于鋼架結構和軌道會受到通行物的橫向振動,導致緊固件的松動,而緊固件的松動嚴重影響物資和人身的安全。
目前為了防止緊固件松動,例如鐵軌的緊固件檢測還是采用人工每間隔一定的時間,挨個對鐵軌上的緊固件進行緊固,以確保松動的緊固件能夠被及時擰緊。而目前人工擰緊方式不管緊固件有無松動,都會擰緊一次,由于緊固件數量多,現行的人工巡檢的方式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也根本無法知道哪些位置以及哪些緊固件松動頻次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身份可識別緊固件,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通過設置有身份識別裝置,當裝有識別感應設備的裝置其進行擰緊或擰松操作時,可對緊固件的零件信息和位置信息進行識別讀取,并通過卡接柱與卡接孔相匹配的作用,從而使身份識別裝置能夠從螺栓拆除重復利用;通過螺栓外表面的彈簧的作用,對螺栓的震動起到緩沖作用,以防止長期震動而導致螺絲松動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身份可識別緊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和螺母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螺栓和/或螺母上設置有身份識別裝置,所述身份識別裝置與識別感應設備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身份識別裝置一側面固定連接卡接柱的一端,所述卡接柱另一端內側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表面固定連接彈簧的一端,所述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通過凸塊與限位槽活動連接,所述螺栓內開設有卡接孔,所述卡接柱活動連接在卡接孔內表面,所述卡接孔內側開設有限定孔,所述限定孔與限位塊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身份識別裝置包括但不僅限于條碼、二維碼、FNC、電子標簽。
優選地,所述身份識別裝置為二維碼,所述二維碼通過激光打印在螺栓頭部平面。
優選地,所述身份識別裝置為電子標簽,所述螺栓頭部和螺母頭部均開設有環形槽,所述電子標簽通過環氧樹脂包埋在環形槽內。
優選地,所述螺栓的螺栓柱外表面設置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固定連接在螺栓的螺栓頭表面,所述緩沖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活動墊片,所述活動墊片套接在螺栓的螺栓柱外表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身份可識別緊固件。具備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有身份識別裝置,當裝有識別感應設備的裝置其進行擰緊或擰松操作時,可對緊固件的零件信息和位置信息進行識別讀取,并通過卡接柱與卡接孔相匹配的作用,從而使身份識別裝置能夠從螺栓拆除重復利用;通過螺栓外表面的彈簧的作用,對螺栓的震動起到緩沖作用,以防止長期震動而導致螺絲松動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 本實用新型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本實用新型螺栓和螺母端面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貝力儀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貝力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120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