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治療房顫的電脈沖消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07466.X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8173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剛;張有干;郭林忠;孫婷婷;徐陽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8/12 | 分類號: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陳健凌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房顫 電脈沖 消融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房顫的電脈沖消融系統。現有治療房顫的射頻消融或冷凍消融效果不佳易造成肺靜脈狹窄及膈神經損傷,后續還要球囊擴張和植入支架。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治療房顫的電脈沖消融系統,包括電源線連接的消融手術夾鉗和高壓電脈沖發生裝置,消融手術夾鉗包括連桿和設于其兩端的夾鉗本體與握把,夾鉗本體包括設于連桿端部配合的固定夾鉗和活動夾鉗,固定夾鉗和活動夾鉗上各自延伸出一弧形彎曲的夾持段形成活動開閉的夾持孔,在對應夾持孔一側和/或夾持孔內緣的兩個夾持段上設置電極片組,握把設打開夾持孔的解鎖機構,連桿設閉合夾持孔的上鎖機構。本實用新型能對房顫區域全面消融治療,有效阻斷異位信號傳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房顫的電脈沖消融系統。
背景技術
陣發性心房顫動(房顫),尤其是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房顫,其主要發生機理之一是來自肺靜脈肌袖的快速電激動的觸發,為此通過外科或導管射頻消融的方法,以隔離肺靜脈肌袖與心房的解剖連接,或電連接(傳導)關系,就能達到根治目的,由此導管消融術成為房顫整體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療指南中的推薦級別也不斷提升。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射頻消融或冷凍消融,所述常規消融能量依靠時間依賴性傳導的加熱或冷卻,射頻的高溫(60℃)或冷凍的低溫(-160℃)的極端溫度會消融靶區全部組織。工作時,導管通過血管插管沿血管內部到達指定位置后發放高頻電磁波(射頻能量),沿著肺靜脈開口打一圈消融點,通過溫度升高或降低,使心房肌肉壞死產生環形疤痕,將異位信號源隔絕在外,進而使心臟恢復規律跳動。但瘢痕的產生會造成術后極易形成肺靜脈狹窄,同時冷凍消融還容易引起膈神經損傷,后果嚴重,患者不得不進行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的后續治療。
納秒脈沖電場(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al Field, NsPEF)消融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新電場能源,其通過發送雙相高壓超短納秒脈沖電場形成局部高電壓差,是一種通過電場能量造成心肌不可逆電損傷的新型消融方式。NsPEF可以針對不同細胞和不同組織類型電阻傳遞不同的電場能量,具有良好的組織選擇性;而且NsPEF為非產熱消融技術,損傷機制為納秒級別的高壓超短高頻電脈沖,以非產熱的電消融方式毀損肺靜脈內和前庭部位的房顫觸發灶和部分消除房顫基質,使該區域內的細胞膜出現微孔和程序性死亡,從而阻斷異位信號的傳輸。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射頻消融或冷凍消融會消融靶區全部組織易形成肺靜脈狹窄,冷凍消融還易引起膈神經損傷需要后續球囊擴張和植入支架治療等諸多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治療房顫的電脈沖消融系統,所述電脈沖消融系統使用納秒脈沖電場(NsPEF)進行環狀導管消融,對心肌組織具有分布均勻的不可逆透壁損傷,有效降低纖維疤痕危險性;對心肌組織可進行選擇性消融,保護周圍組織免受不必要的損傷;在極短時間內釋放電場進行消融,發熱溫度控制在常溫范圍,無熱損傷風險;③消融不會產生凝固性壞死,肺靜脈(PV)狹窄風險降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074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旋挖鉆機動力頭的清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有輔助夾持裝置的電機軸加工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