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置電機式旋轉工作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04623.1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06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譚義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第二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10 | 分類號: | H02K5/10;H02K5/16;H02K7/14;H02K1/2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2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電機 旋轉 工作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檢測試驗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內置電機式旋轉工作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凸臺上固定電機定子,電機定子的外圈配合設置電機轉子,電機轉子固定于殼體內,殼體上端面封蓋連接永磁吸盤;電機定子的上端面固定設置軸,所述軸的表面由下往上依次緊配合連接若干個軸承,其中最下端的軸承內圈支撐于軸肩上,最下端的軸承外圈支撐于殼體內壁一體連接的支撐部上,最上端的軸承外圈由永磁吸盤底面一體連接的軸向延伸部壓緊,軸上端面固定壓板,壓板壓緊最上端軸承的內圈。該工作盤通過磁力直接驅動永磁吸盤,轉動平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檢測試驗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內置電機式旋轉工作盤。
背景技術
角接觸軸承的關鍵工藝之一是平面高度,內外圈的高度差要求1um以內,軸承裝配前有一道內外圈等高工序,需要在精密平面旋轉工作上修磨等高。目前現有技術是電機13通過皮帶輪拖動一個裝有永磁吸盤的立軸工作。因為工件要求精度很高,皮帶10拖動過程中由于皮帶張緊力的不均勻會產生永磁吸盤3的不平衡,導致工件的平行度達不到1um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內置電機式旋轉工作盤,該工作盤通過磁力直接驅動永磁吸盤,轉動平穩。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內置電機式旋轉工作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凸臺上固定電機定子,電機定子的外圈配合設置電機轉子,電機轉子固定于殼體內,殼體上端面封蓋連接永磁吸盤;
電機定子的上端面固定設置軸,所述軸的表面由下往上依次緊配合連接若干個軸承,其中最下端的軸承內圈支撐于軸肩上,最下端的軸承外圈支撐于殼體內壁一體連接的支撐部上,最上端的軸承外圈由永磁吸盤底面一體連接的軸向延伸部壓緊,軸上端面固定壓板,壓板壓緊最上端軸承的內圈;
所述殼體下端固定連接電機下蓋,電機下蓋與底座之間設置防水間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水間隙包括設置于殼體底面內圈的內部防水間隙及設置于殼體底面外圈的外部防水間隙,所述內部防水間隙在豎直方向高于外部防水間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上還固定有豎直向上延伸的中心定位銷,所述中心定位銷貫穿底座、電機定子并延伸至軸上端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于連接的銷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機下蓋的上表面設置環形支撐板,以實現對電機轉子的有效支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產品與現有同類產品相比,將永磁吸盤、軸承、軸及電機和底座等零部件集成為一體化,通過磁力直接驅動永磁吸盤,轉動平穩,所磨工件的平行度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2中,包括底座1、殼體2、支撐部2-1、永磁吸盤3、上端密封件4、下端密封件5、防水間隙6、外部防水間隙6-1、內部防水間隙6-2、中心定位銷7、電機定子8、電機轉子9、皮帶10、電機下蓋11、軸12、電機13、銷釘14、軸承15、壓板16等。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內置電機式旋轉工作盤,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中心凸臺上固定電機定子8,電機定子8的外圈配合設置電機轉子9,電機轉子9固定于殼體2內,殼體2上端面封蓋連接永磁吸盤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第二軸承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第二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046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承式光纜
- 下一篇:一種用于城鄉規劃的區域面積拍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