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向攪拌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03501.0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4631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世玉;曹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7/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問律師事務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曄;劉麗芳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向 攪拌 反應 | ||
1.一種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1)和設置在罐體(1)上的兩組攪拌機構(2),兩組所述攪拌機構(2)均包括豎直安裝在罐體(1)內的攪拌軸(21)和設置在攪拌軸(21)上的攪拌葉輪,所述攪拌葉輪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攪拌葉輪(22)、中部攪拌葉輪(23)和下攪拌葉輪(24),所述上攪拌葉輪(22)上的葉片的迎液面傾斜向下,所述中部攪拌葉輪(23)上的葉片的迎液面朝向水平方向,所述下攪拌葉輪(24)上的葉片的迎液面傾斜向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攪拌機構(2)的所述攪拌葉輪從上至下依次交替設置,且左右交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攪拌機構(2)的攪拌軸(21)轉動方向相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鄰兩個所述攪拌葉輪之間豎直等間距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所述罐體(1)底部的底層下攪拌葉輪(241)的葉片數量多于所述上攪拌葉輪(22)、中部攪拌葉輪(23)和處于所述底層下攪拌葉輪(241)上側的下攪拌葉輪(24)的葉片數量,且該底層下攪拌葉輪(241)的葉片長度短于所述上攪拌葉輪(22)、中部攪拌葉輪(23)和處于所述底層下攪拌葉輪(241)上側的下攪拌葉輪(24)的葉片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層下攪拌葉輪(241)的葉片數量為4~6片,所述上攪拌葉輪(22)、中部攪拌葉輪(23)和處于所述底層下攪拌葉輪(241)上側的下攪拌葉輪(24)的葉片數量為3~5片。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攪拌葉輪(22)和下攪拌葉輪(24)的葉片傾斜方向與水平面所夾的銳角均為40°~45°。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攪拌葉輪(22)和下攪拌葉輪(24)上的葉片的與迎液面相背的面上設置有加強筋(200),所述加強筋(200)沿其葉片的長度方向延伸。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攪拌葉輪(23)上的葉片背向迎液面凹陷成弧形,在迎液面上形成弧形聚料槽(231)。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雙向攪拌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攪拌機構(2)中分別設有驅動電機(25),兩個所述驅動電機(25)分別與相應所述攪拌軸(21)傳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優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0350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