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脊柱外科用帶融合器寰樞椎后路內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02927.4 | 申請日: | 2019-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583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水;潘保順;彭鑫;徐皓;王菊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70 | 分類號: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學俊 |
| 地址: | 35002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脊柱 外科 融合 器寰樞椎 后路 固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脊柱外科用帶融合器寰樞椎后路內固定裝置,包括與寰椎配合的寰椎后弓板,在寰椎后弓板下方設置有與樞椎配合的樞椎后側板,在樞椎后側板上端設置有位于寰椎后弓與樞椎棘突之間的且便于寰椎與樞椎生長的融合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促進寰椎與樞椎植骨融合,同時制釘點易暴露,穩定性相對較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脊柱外科用帶融合器寰樞椎后路內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寰樞椎占頸部旋轉運動的50%以上,使得其穩定性成為重要的固定支點。寰樞椎后路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是治療寰樞椎不穩的最主要手段。寰樞椎后路內固定系統的生物力學穩定性和植骨融合率是評價手術預后最主要指標。寰樞椎后路內固定系統常用的有:寰椎后路鋼絲或鈦纜內固定術、寰椎后路椎板鉤或夾內固定術、寰樞椎后路經關節螺釘內固定技術、寰樞椎后路椎弓根(側塊)釘棒系統或鋼板內固定術。目前寰樞椎后路內固定方案中,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技術是目前治療寰樞椎失穩的常用方案,但是操作有一定的困難,易損傷椎動脈、神經根等重要結構。解剖變異、創傷、腫瘤等外界因素引起骨性結構的破壞或缺失,可能會使上述單一固定方法技術難度較大或無法使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脊柱外科用帶融合器寰樞椎后路內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促進寰椎與樞椎植骨融合,同時制釘點易暴露,穩定性相對較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脊柱外科用帶融合器寰樞椎后路內固定裝置,包括與寰椎配合的寰椎后弓板,在寰椎后弓板下方設置有與樞椎配合的樞椎后側板,在樞椎后側板上端設置有位于寰椎后弓與樞椎棘突之間的且便于寰椎與樞椎生長的融合器。
進一步的,在寰椎后弓板兩側設置有四個左右對稱的抱勾。
進一步的,在寰椎后弓板中部設置有兩個左右對稱的第一釘孔。
進一步的,在樞椎后側板兩側設置有六個左右對稱的第二釘孔。
進一步的,第二釘孔包括兩個左右對稱的椎弓根螺釘釘孔和四個左右對稱的椎板螺釘釘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帶有融合器,減少植骨落入椎管,增加后路固定穩定,能促進寰椎與樞椎植骨融合,同時在將該裝置放到寰椎與樞椎后側時,在進行放入手術的過程中制釘點易暴露,穩定性相對較好,能減少手術時間。
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1;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2;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椎弓根螺釘固定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椎板螺釘固定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10-寰椎后弓板;11-抱勾;12-第一釘孔;20-樞椎后側板;30-第二釘孔;31-椎弓根螺釘釘孔;32-椎板螺釘釘孔;40-融合器;50-鎖定螺釘;60-椎弓根螺釘;70-椎板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脊柱外科用帶融合器寰樞椎后路內固定裝置,包括與寰椎配合的寰椎后弓板10,在寰椎后弓板10下方設置有與樞椎配合的樞椎后側板20,在樞椎后側板20上端設置有位于寰椎后弓與樞椎棘突之間的且便于寰椎與樞椎生長的融合器40。寰椎后弓板10與樞椎后側板20設置為弧形結構,符合寰椎和樞椎的后弓解剖學結構;將融合器40設置于寰椎和樞椎之間,能增大植骨融合區域,還能提高融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0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029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