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201301.1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271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龍武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武華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C12M1/0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明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 地址: | 413048 湖南省益陽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壓 單元 連體 沼氣池 | ||
一種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包括:預熱好氧池、一單元厭氧池、溶氧水壓間、二單元厭氧池、沉淀池水壓間、三單元厭氧池和篩選水壓間,所述預熱好氧池與一單元厭氧池通過第一進料管連通,所述一單元厭氧池和溶氧水壓間通過第一出料管連通,所述第一出料管設于一單元厭氧池的下端,所述溶氧水壓間和二單元厭氧池通過第二進料管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將整個產氣流程分為三次好氧發酵和三次厭氧發酵,保證了原料在池內的滯留期,微生物種群發酵為分開進行,該設置使微生物種群之間相互協作相互促進,共同完成原料的徹底發酵。預熱、好氧、厭氧和篩選多層次發酵工藝確保了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有序運行,實現了自動攪拌,自動排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沼氣池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
背景技術
沼氣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不僅清潔、廉價、衛生而且發展生態農業及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等諸多方面日益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受到人們高度的重視。人類在利用沼氣300多年來,人工利用最早的法國和科技發達的美國,以及發展最快的中國,都還集中在沼氣池的氣密性、發酵條件、菌種基因排列、綜合利用等基礎科學上的研究,在應用技術上的研究相對較少,現有技術中,還停滯在單進單出的簡單工藝流程,水解、酸化產甲烷一鍋煮的池型結構,劇烈性、局部性、陣發性的攪拌模式,該模式無法保障有機質的有效分解,病菌蟲卵的殺死。它存在著原料在池的滯留期短,微生物種群之間相互排斥,發酵不充分,重金屬降解難的問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自動攪拌、自動排渣、發酵充分和能有效降解重金屬的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包括:預熱好氧池、一單元厭氧池、溶氧水壓間、二單元厭氧池、沉淀池水壓間、三單元厭氧池和篩選水壓間,所述預熱好氧池與一單元厭氧池通過第一進料管連通,所述一單元厭氧池和溶氧水壓間通過第一出料管連通,所述第一出料管設于一單元厭氧池的下端,所述溶氧水壓間和二單元厭氧池通過第二進料管連通,所述二單元厭氧池和沉淀池水壓間通過第二出料管連通,所述第二出料管設于二單元厭氧池的下端,所述沉淀池水壓間和三單元厭氧池通過第三進料管連通,所述三單元厭氧池和篩選水壓間分別通過第三出料管、第一出水管連通,所述第三出料管設于三單元厭氧池的下端,所述第一出水管設于三單元厭氧池的上端,所述第一進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進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三進料管、第三出料管和第一出水管均設置有單向閥,所述第一進料管還設有控制開關。
優選的,所述篩選水壓間上設有排水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三出料管的水平位置,且低于排水口的水平位置。
優選的,所述一單元厭氧池、二單元厭氧池和三單元厭氧池均設置有觀察窗,所述觀察窗上設有導氣孔。
優選的,所述第二進料管設于容氧水壓間的底部,所述第三進料管設于沉淀池水壓間的中端或下端。
優選的,所述預熱好氧池的頂部開有進料口。
優選的,所述容氧水壓間、沉淀池水壓間和篩選水壓間的頂部均開有通氣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有氧發酵和無氧發酵結合起來,使發酵更徹底,能有效地滅殺病菌蟲卵和降解重金屬。將整個產氣流程分為三次好氧發酵和三次厭氧發酵,保證了原料在池內的滯留期,原來的一鍋煮池型結構中的微生物種群之間相互排斥,而本申請中分為多次進行發酵,好氧發酵和厭氧發酵交叉進行,微生物種群發酵為分開進行,該設置使微生物種群之間相互協作相互促進,共同完成原料的徹底發酵。預熱、好氧、厭氧和篩選多層次發酵工藝取代了傳統的這邊進那邊出的簡單工藝,確保了水壓式多單元連體沼氣池有序運行,整個發酵過程中壓力可控,改善了池內壓力,并利用池內壓力實現了自動攪拌,自動排渣,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適應廣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武華,未經龍武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2013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人機RTK測量系統
- 下一篇:一種軸件快速安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