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小型太陽能熱管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92405.0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50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常昊;蘇磊;李月豪;周玉星;羅文著;莊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S60/00 | 分類號: | F24S60/00;F24S10/95;F24S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嵐智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小型 太陽能 熱管 加熱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便攜式小型太陽能熱管加熱器。其包括集熱箱體、安裝在集熱箱體上部的儲熱箱體,集熱箱體和儲熱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平板型脈動熱管吸熱板和回路型脈動熱管,平板型脈動熱管吸熱板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冷凝段、第一絕熱段和第一蒸發段,回路型脈動熱管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二冷凝段、第二絕熱段和第二蒸發段,用熱端加熱器包括分離式小型熱管冷端散熱器。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小型太陽能熱管加熱器采用兩種形式脈動熱管、復合儲熱介質和小型分離式熱管的組合結構型式與傳統的太陽能用熱裝置相比,具有高效吸熱、傳熱和儲熱性能,裝置小巧、結構緊湊、布置靈活,可便攜移動和隨時用熱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便攜式小型太陽能熱管加熱器。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熱利用有多種形式,其中,太陽能的室內熱利用主要有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供熱取暖等淋浴或供暖需求。設備構成和布置方式相對固定,用熱形式較為單一,不能滿足人們室內和戶外小型化和靈活用熱的多種需求。
脈動熱管是一種小直徑、小尺寸的高效傳熱設備,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無需吸液芯和驅動設備、熱傳遞性能強等優點,適用于航天、電子元器件散熱以及中低溫太陽能熱利用等領域。分離式熱管可以實現冷熱端距離較長的熱輸送,設備布置靈活,傳熱性能好,設備的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較強,其在工業熱利用和布置條件受限等領域上具較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優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對用熱的舒適性、方便性以及環保性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太陽能供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方法,雖然有關太陽能供暖研究很多,但目前對于室內小型靈活太陽能供熱和多用途開發的產品研究尚少,戶外便攜式小型太陽能加熱設備開發也尚未成熟,產品因傳熱效率低下,天氣條件的制約等無法滿足于人們的多種小型靈活的用熱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攜式小型太陽能熱管加熱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便攜式小型太陽能熱管加熱器,包括集熱箱體、安裝在集熱箱體上部的儲熱箱體,以及用熱端加熱器,所述集熱箱體包括集熱箱體外殼和集熱箱體內殼,所述儲熱箱體包括儲熱箱體外殼和儲熱箱體內殼,所述儲熱箱體內設有多孔復合材料相變儲熱介質,所述集熱箱體和儲熱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平板型脈動熱管吸熱板和回路型脈動熱管,所述平板型脈動熱管吸熱板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冷凝段、第一絕熱段和第一蒸發段,所述回路型脈動熱管自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二冷凝段、第二絕熱段和第二蒸發段,所述集熱箱體為長方體結構,包括第一底平面、第一兩側面和第一上側面、第一下側面,所述第一上側面開有兩個長方形槽口,用于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伸出至儲熱箱體內,儲熱箱體為長方體結構,包括第二底平面、第二兩側面和第二側面、第二下側面,所述第二下側面開有兩個長方形槽口,用于第一蒸發段和第二蒸發段伸出至集熱箱體中,所述用熱端加熱器包括分離式小型熱管冷端散熱器,所述蒸汽進口管、液體回流管以及多根并聯在蒸汽進口管和液體回流管之間的第一小直徑熱管,所述蒸汽進口管通過蒸汽輸出管路連通于儲熱箱體頂部,所述液體回流管通過液體回流管路連通于熱箱體底部一端。
作為優選,所述集熱箱體的內部設置有玻璃蓋板,所述玻璃蓋板與集熱箱體外殼的四個側面緊密貼合并密封。
作為優選,所述儲熱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分離式小型熱管蒸發器,所述分離式小型熱管蒸發器平行設置在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之間,所述分離式小型熱管蒸發器包括設置在儲熱箱體上下兩端的蒸氣集管和儲液集管,所述蒸氣集管和儲液集管之間安裝有多根并聯的第二小直徑熱管,所述第二小直徑熱管的內壁面貼合有吸液芯,所述吸液芯的底部深入到儲液集管內,所述吸液芯為多孔材料,所述第二小直徑熱管的上下兩端分別與蒸氣集管和儲液集管相連通,所述蒸氣集管的頂部與蒸汽輸出管路相連通,所述儲液集管的側部與液體回流管路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924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