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殘膜撿拾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61807.4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6712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鑫娥;馬全偉;常磊;李鵬;韓鵬;鄭潔;張燕;劉景坤;史偉杰;張博超;喬志紅;李淑芬;劉然;丁璐;劉晨;師永東;李中華;馬婧;張婕;趙曉東;楊立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張家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
| 主分類號: | A01B43/00 | 分類號: | A01B4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柳萌 |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撿拾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殘膜撿拾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支架、切刀、第一撿拾耙列以及第二撿拾耙列;所述切刀設于所述支架的前端,所述切刀與地面呈第一預設夾角;所述第一撿拾耙列設于所述支架前部,所述第一撿拾耙列包括多個第一撿拾耙,所述第一撿拾耙一端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架前部的上表面貼合,且與所述支架固接,另一端用于摟除所述地面的殘膜;所述第二撿拾耙列設于所述支架后部,所述第二撿拾耙列包括多個第二撿拾耙,所述第二撿拾耙一端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架后部的上表面貼合,且與所述支架固接,所述第二撿拾耙一端的下表面以及所述支架后部的上表面均與所述地面呈第二預設夾角設置。本實用新型殘膜撿拾機可以提高殘膜的回收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殘膜撿拾機。
背景技術
被譽為“白色革命”的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自八十年代引入農業以來,以其增溫、保墑、抑制雜草生長、促進作物早熟和增產等顯著特點深受農業生產行業的喜愛,對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發揮了巨大作用。地膜覆蓋包括全膜覆蓋以及半膜覆蓋,由于對殘膜污染認識不夠,以及政府部門也沒有及時提出相應的殘膜處理政策,地膜覆蓋栽培在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致使使用過的殘廢地膜大部分沒有清除回收,而是用旋耕機打碎翻入土壤中,年復一年的累積,致使耕地遭到嚴重的殘膜污染。
目前生產上用的殘膜回收機械技術性能不夠完善,不能清除根莖較大的農作物的殘茬,影響殘膜撿拾效果,而且現有的殘膜回收機耐拉性能差,導致殘膜的撿拾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殘膜撿拾機,旨在解決現有殘膜回收機受殘茬影響殘膜回收率低、耐拉性能差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殘膜撿拾機,包括:
支架;
切刀,設于所述支架的前端,所述切刀與地面呈第一預設夾角;
第一撿拾耙列,設于所述支架前部,所述第一撿拾耙列包括多個第一撿拾耙,所述第一撿拾耙一端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架前部的上表面貼合,且與所述支架固接,另一端用于摟除所述地面的殘膜;以及
第二撿拾耙列,設于所述支架后部,所述第二撿拾耙列包括多個第二撿拾耙,所述第二撿拾耙一端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架后部的上表面貼合,且與所述支架固接,所述第二撿拾耙一端的下表面以及所述支架后部的上表面均與所述地面呈第二預設夾角設置。
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切刀在所述支架上鏡像對稱分布。
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支架為長方形框架結構,多個所述第一撿拾耙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均勻分布;
多個所述第二撿拾耙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均勻分布。
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相鄰所述第一撿拾耙的間距大于相鄰所述第二撿拾耙的間距。
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第一撿拾耙靠近連接端的位置折彎形成第一弧形圈;
所述第二撿拾耙靠近連接端的位置折彎形成第二弧形圈。
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第一撿拾耙的自由端設有第一耙頭,所述第一耙頭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撿拾耙的寬度;
所述第二撿拾耙的自由端設有第二耙頭,所述第二耙頭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撿拾耙的寬度。
作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架體,上部用于與車輛連接;
第一固定架,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架體的下部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撿拾耙列;
第二架體,設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二架體的前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固定架的端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張家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未經河北省張家口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618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棉紗加工用揉棉機
- 下一篇:一種高效散熱棉紗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