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59430.9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1898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家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家棟 |
| 主分類號: | B01F7/04 | 分類號: | B01F7/04;B01F15/02;B01F15/04;B01F15/00;B01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允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尹瑩瑩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調節 水灰比 瀝青 拌合站 粉塵 加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灰比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包括秤板,所述秤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粉塵箱,所述秤板下表面固定連接有秤架,所述秤板底部四角均設有轱轆,所述秤架頂端固定連接顯示板,所述顯示板上表面固定連接顯示屏。該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通過第一電機板對第一電機進行固定,進而通過第一電機帶動推送器轉動,通過水泵給L形水管供水,進而通過L形水管對U形水管進行固定,進而U形水管使花灑噴水,通過第二電機板對第二電機進行固定,進而第二電機通電帶動攪拌機進行不斷攪拌,通過花灑不斷地噴水,從而避免了粉塵落入空氣中對大氣造成污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灰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
背景技術
瀝青拌和站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直接排放會對拌和站場地和周邊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瀝青攪拌設備常應用粉塵加濕機對生產中產生的粉塵進行處理現有的粉塵加濕裝置,可將粉塵和會攪拌成團中處理,避免了粉塵飛揚污染環境,但是拌和站生產過程中粉塵產生量并不固定,因此控制水量和粉量比例時存在一定難度,進粉不均勻造成加濕效果較差、容易產生悶機堵轉等現象。
在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5965591U中公開了瀝青混凝土攪拌樓回收粉加濕處理設備,瀝青混凝土攪拌樓生產瀝青混凝土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回收粉罐→螺旋輸送機→加濕攪拌機,加濕攪拌機對粉塵和水攪拌成團,最終由散體運料車運走,運行過程中不會揚塵,非常環保,但是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拌和站生產過程中粉塵產生量并不固定,因此控制水量和粉量比例時存在一定難度,進粉不均勻造成加濕效果較差、容易產生悶機堵轉等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解決了拌和站生產過程中粉塵產生量并不固定,因此控制水量和粉量比例時存在一定難度,進粉不均勻造成加濕效果較差、容易產生悶機堵轉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包括秤板,所述秤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粉塵箱,所述秤板下表面固定連接有秤架,所述秤板底部四角均設有轱轆,所述秤架頂端固定連接顯示板,所述顯示板上表面固定連接顯示屏,所述粉塵箱右側面與吸塵管左端連通,所述吸塵管右端與推送管連通,所述推送管前端與第一電機輸出端連通,所述第一電機與第一電機板固定連接,所述推送管內部設有推送器,所述推送管與攪拌箱連通,所述攪拌箱底部內壁固定連接第二電機板,所述第二電機板上表面固定連接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與攪拌機固定連接,所述攪拌機穿過攪拌箱左側壁轉動連接在攪拌箱內部,所述攪拌箱內部設有花灑,所述花灑頂端與U形水管一端連通,所述U形水管另一端與L形水管一端連通,所述L形水管一端與水泵輸出端連通,所述L形水管另一端與攪拌箱內部連通,所述水泵底端固定連接在水泵板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攪拌箱前側壁設有第一孔,推送管的直徑與第一孔外徑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推送器外表面包裹絞軸,推送器的大小與推送管的大小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攪拌機由攪拌葉和轉軸組成,攪拌葉設置有四組,四組攪拌葉均勻固定連接在轉軸外側。
優選的,所述花灑為不銹鋼材質,花灑是椎體結構,上表面寬,下表面窄,花灑設有多組出水孔。
優選的,所述轱轆的數量為四組,所述轱轆由輪胎和剎車片組成,四組所述轱轆分別固定連接秤板底部四角。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自動調節水灰比的瀝青拌合站粉塵加濕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家棟,未經趙家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594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