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56523.6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827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裴寶佳;馬棟富;秦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裴寶佳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4000 遼寧省盤錦市雙***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復使用 傳感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工程地質微震監測技術領域的一種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包括套筒,套筒內有限位滑孔,套筒有微震傳感器,微震傳感器有傳感器電纜,微震傳感器有滑塊,套筒有滑孔,滑塊和套筒有固定螺栓;套筒有安裝孔,套筒有套管,安裝孔有電磁鐵和彈簧,電磁鐵有電磁鐵電纜,彈簧有插桿,插桿有鐵塊,插桿有耦合板,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磁鐵通電,電磁鐵產生磁性吸動鐵塊向里移動,鐵塊帶動插桿連接的耦合板向內卡緊,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的外圈尺寸為鉆孔尺寸的三分之二,在不光滑的鉆孔內移動時,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在鉆孔內移動時更加靈活,不會出現卡住現象,方便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的回收重復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地質微震監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
背景技術
工程建設中的巖石(體)變形破壞,特別是巖爆動力災害,會直接危及工程的安全建設,甚至會造成災難性影響,因此對巖石(體)穩定性及巖爆動力災害進行有效監測和預測,是工程安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微震作為無損監測的一種重要手段,被用于工程建設中的巖石(體)穩定性及巖爆動力災害的監測與預測。
在地下工程圍巖開挖建設過程中,為了對可能出現的圍巖變形破壞和動力災害進行準確預測,微震監測傳感器需要在工程開挖前預先固定在被監測的圍巖區域。利用微震技術準確確定可能發生圍巖破壞和動力災害的部位,微震傳感器需呈三維空間分布的形式布置在被監測巖體周圍,并且布置的傳感器數量越多、分布越合理,監測效果相對越準確。為了實現對巖體開挖過程實時監測,需要在巖石(體)開挖前,利用鉆機在石(體)中鉆孔,鉆孔深度取決于開挖的埋深和被監測范圍,鉆孔長度隨工程埋深、被監測范圍增加而增加。鉆孔越深,微震傳感器安裝越困難。
現在為了降低微震傳感器的使用成本設計了一些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但是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正常狀態下其外圈尺寸與鉆孔尺寸差不多,在不光滑的鉆孔內移動時,容易出現卡住現象,使得微震傳感器不便于使用。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具體為一種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正常狀態下其外圈尺寸與鉆孔尺寸差不多,在不光滑的鉆孔內移動時,容易出現卡住現象,使得微震傳感器不便于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重復使用的微震傳感器,包括套筒、電磁鐵電纜、微震傳感器和電磁鐵,所述套筒內開設有限位滑孔,所述套筒通過限位滑孔滑動連接有微震傳感器,所述微震傳感器固定連接有傳感器電纜,所述微震傳感器的左端外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套筒的左側壁對稱開設有與滑塊貼合滑動的滑孔,所述滑塊和套筒均通過螺紋孔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
所述套筒外壁均勻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套筒在安裝孔處固定連接有套管,所述安裝孔的里端固定安裝有電磁鐵和彈簧,所述電磁鐵的纜線固定連接有電磁鐵電纜,所述彈簧的外端固定連接有插桿,所述插桿的里端固定連接有鐵塊,所述插桿外端固定連接有耦合板。
優選的,所述滑孔選用方形、T形、L形或者燕尾形。
優選的,所述插桿與套管貼合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耦合板設有3-5組。
優選的,所述電磁鐵通電產生磁性后所有的耦合板組成一個完整的圓板,且圓板的外徑為鉆孔的直徑的三分之二。
優選的,所述傳感器電纜與外界的監控結構電性連接,所述電磁鐵電纜與外界電源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裴寶佳,未經裴寶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565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場運行科普演示沙盤
- 下一篇:一種發動機水平測量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