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紅綠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55966.3 | 申請日: | 201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6671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立丹;歐惠玲;張英梅;李俊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 |
| 主分類號: | G08G1/095 | 分類號: | 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紅綠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紅綠燈,設置在道路兩側的行人等候區,包括紅綠燈本體、控制電路和感應裝置;感應裝置包括四個感應柱,感應柱設置在行人等候區內并作為四個端點組成矩形的感應區域;感應裝置用于檢測感應區域內是否有等候行人和輸出檢測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用于控制紅綠燈的交通信號變化;上述這種區域式感應方法,極大地降低了誤判的可能性,整個過程,行人無需按按鈕或者等候較長時間,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方便行人的出行和生活,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信號燈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紅綠燈。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一些行人較少的十字路口或道路設置有觸摸式紅綠燈。觸摸式紅綠燈又被稱為“聰明紅綠燈”,當沒有行人需要通過路口或過道路對面時,車道保持著綠燈的通行狀態,便于車輛通行。當有行人需要通過路口或過道路對面時,行人可以按動按鈕,車道方向的紅綠燈轉為紅色,斑馬線人行路方向轉為綠色,一定時間重新轉變紅綠燈的信號。該觸摸式紅綠燈具有人性化,提高道路使用率的特點。但是,對于一些老人和小孩來說,往往由于不懂得使用,耽誤了行人的時間,十分不方便。
可見,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紅綠燈,旨在實現紅綠燈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方便人們的生活。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紅綠燈,設置在道路兩側的行人等候區,包括紅綠燈本體、控制電路和感應裝置;感應裝置包括四個感應柱,感應柱設置在行人等候區內并作為四個端點形成矩形的感應區域;感應柱包括柱體和熱紅外傳感器,熱紅外傳感器設置在柱體頂部;控制電路設置在紅綠燈內且與感應裝置連接,控制電路用于控制紅綠燈本體的交通信號變化。
所述的智能紅綠燈,其中,還包括定時電路,所述感應裝置通過定時電路與控制電路連接。
所述的智能紅綠燈,其中,所述控制電路內設置有過流保護器件。
所述的智能紅綠燈,其中,所述感應柱還包括防水罩,防水罩設置在柱體頂部,熱紅外傳感器設置在防水罩和柱體頂部之間。
所述的智能紅綠燈,其中,所述柱體的高度為1-1.4米。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紅綠燈,相比現有技術,通過設置四個感應柱組成的感應區域,當四個感應柱同時檢測到行人的時候,才輸出檢測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紅綠燈的交通信號變化;上述這種區域式感應方法,極大地降低了誤判的可能性,整個過程,行人無需按按鈕或者等候較長時間,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方便行人的出行和生活,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紅綠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智能紅綠燈的信號傳輸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感應柱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紅綠燈本體100、控制電路200、感應裝置300、感應柱310、感應區域320、柱體311、熱紅外傳感器312、防水罩313、定時電路400。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紅綠燈,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未經佛山市高明區高級技工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559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收放的分體座充
- 下一篇:一種插座的自動鎖死、彈出式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