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調室內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54823.0 | 申請日: | 201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4000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董明珠;譚建明;夏光輝;梁博;林金煌;彭裕輝;曾慶和;王美;劉雷明;梁玉林;楊樂;趙樹男;閆艷;黃允棋;曾俊杰;古正榮;馬煜鵬;金海元;王朝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14 | 分類號: | F24F1/0014;F24F1/0035;F24F13/075;F24F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室內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其包括機殼和新風裝置;機殼上設置有第一空調出風口、第二空調出風口和新風出風口;新風裝置安裝在機殼內,以通過新風裝置將室外新風引入室內;新風裝置具有新風通道,新風出風口與新風通道連通,以使新風通道內的新風經由新風出風口流至室內;其中,第一空調出風口和第二空調出風口位于新風出風口的相對兩側。通過在新風出風口的相對兩側均設置空調出風口,以通過由兩個空調出風口出來的空調風來帶動由新風出風口出來的新風流動,進而加大由新風出風口出來的新風的送風距離和改變由新風出風口出來的新風的流動方向,從而使室內的空氣品質得到快速、有效地改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室內空氣品質出現了問題,很多人抱怨室內空氣品質低劣,造成他們出現一系列病態反應:眼睛發紅、流鼻涕、嗓子疼、困倦、頭痛、惡心、頭暈、皮膚瘙癢等,此類癥狀被統稱為病態建筑綜合癥(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家用新風機在中國家庭中逐漸普及,但是考慮到引新風產生的建筑負荷,家用新風機一般在150m3/h左右,并且由于出風口排布原因使得新風的送風距離較短,新風稀釋房間污染物的效果較差,即現有的帶新風機的空調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內機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該空調室內機包括機殼和新風裝置,機殼上設置有第一空調出風口、第二空調出風口和新風出風口;新風裝置安裝在機殼內,以通過新風裝置將室外新風引入室內;新風裝置具有新風通道,新風出風口與新風通道連通,以使新風通道內的新風經由新風出風口流至室內;其中,第一空調出風口和第二空調出風口位于新風出風口的相對兩側。
進一步地,第一空調出風口、新風出風口和第二空調出風口沿機殼的高度方向依次設置。
進一步地,沿第一空調出風口、新風出風口和第二空調出風口的分布方向,第一空調出風口具有第一中心線,新風出風口具有第三中心線,第二空調出風口具有第二中心線;第一中心線、第三中心線和第二中心線均位于同一條直線上。
進一步地,第一空調出風口位于新風出風口的上方,第二空調出風口位于新風出風口的下方;第一空調出風口的下沿與新風出風口的上沿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空調出風口的上沿與新風出風口的下沿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第一空調出風口的下沿與新風出風口的上沿之間的距離為d1,其中,0≤d1≤400mm;第二空調出風口的上沿與新風出風口的下沿之間的距離為d2,其中,0≤d2≤300mm。
進一步地,第一空調出風口位于新風出風口的上方,第二空調出風口位于新風出風口的下方;沿機殼的高度方向,第一空調出風口的長度大于第二空調出風口的長度。
進一步地,沿機殼的高度方向,第二空調出風口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新風出風口的長度。
進一步地,沿機殼的高度方向,第一空調出風口的長度小于或等于機殼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進一步地,沿機殼的高度方向,第二空調出風口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機殼的高度的十分之一;和/或,新風出風口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機殼的高度的十分之一。
進一步地,第一空調出風口、新風出風口和第二空調出風口均為矩形開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548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