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下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51468.1 | 申請日: | 201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54325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木塚幸雄;阿部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13/04 | 分類號: | B60K13/04;B60K15/06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建濤;陳硯文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下部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下部結構。該車輛下部結構具備油箱和排氣管,排氣管具有上游側排氣管、下游側排氣管、以及連接上游側排氣管和下游側排氣管的連接部,配置在油箱近旁的連接部包括在上游側排氣管上形成的上游側法蘭、在下游側排氣管上形成的下游側法蘭、及將上游側法蘭和下游側法蘭緊固連接的螺栓和螺母,螺栓和螺母被配置為,與螺母相比,螺栓的頭部更位于車輛前側?;诒緦嵱眯滦偷纳鲜鼋Y構,能防止車輛發生后部碰撞時油箱受到損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下部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具備設置在地板下方的油箱和沿車輛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氣管的車輛下部結構已被廣泛采用。該結構中,在油箱的底面形成有凹部,排氣管被配置在該凹部內。
通常,排氣管包括上游側排氣管、下游側排氣管、及連接上游側排氣管和下游側排氣管的連接部。連接部被配置在油箱的近旁,具有在上游側排氣管上形成的上游側法蘭、在下游側排氣管上形成的下游側法蘭、以及用于連接上游側法蘭和下游側法蘭的螺栓和螺母。
另外,在螺栓的頭部相對于螺母位于車輛后側,且從螺栓的頭部突出的軸部朝向車輛前側配置的情況下,如果車輛發生后部碰撞,因排氣管變形而導致連接部向車輛前側移動,并使螺栓與油箱相碰時,是螺栓的軸部與油箱相碰,由于螺栓的軸部與油箱之間的接觸面積小,作用在油箱上的載荷集中,所以有可能導致油箱受損。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車輛發生后部碰撞時油箱受損的車輛下部結構。
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下部結構,該車輛下部結構具備在底面形成有凹部的油箱、及配置在所述油箱的凹部內并沿車輛前后方向沿伸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具有上游側排氣管、下游側排氣管、及連接所述上游側排氣管和所述下游側排氣管的連接部,配置在所述油箱的近旁的所述連接部包括在所述上游側排氣管上形成的上游側法蘭、在所述下游側排氣管上形成的下游側法蘭、及將所述上游側法蘭和所述下游側法蘭緊固連接的螺栓和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被配置為,與所述螺母相比,所述螺栓的頭部更位于車輛前側。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車輛下部結構的優點在于,當車輛發生后部碰撞,因排氣管變形而導致連接部向車輛前側移動并使螺栓與油箱相碰時,是螺栓的頭部與油箱相碰,由于螺栓的頭部與油箱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大,作用在油箱上的載荷分散,所以能夠防止油箱受到損傷。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上述車輛下部結構中,較佳為,與所述油箱相比,所述連接部更位于車輛后側,所述螺栓的頭部比所述螺母更靠近所述油箱。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表示發生車輛后部碰撞時圖1所示的車輛下部結構中的螺栓的頭部與油箱相碰的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首先,參照圖1和圖2對本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結構100進行說明。其中,圖1和圖2中示出的是從車輛底面側看到的車輛下部結構100。
車輛下部結構100例如可用于車頂可開閉的兩用車輛。如圖1所示,車輛下部結構100具備油箱1和兩根排氣管2。
油箱1被配置在地板(圖示省略)的下方,用于儲存內燃機(圖示省略)的燃料。在油箱1的底面1a,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11。凹部11是為了容納兩根排氣管2的一部分而設置的。凹部11被配置在車寬方向(X方向)的中間部分,并沿車輛前后方向(Y1以及Y2方向)沿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514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公路交通安全警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保護幼苗的除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