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避雷器在線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49067.2 | 申請日: | 201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567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畢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凱普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52;G01R19/00;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陳萬江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避雷器 在線 監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監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避雷器在線監測裝置,包括保護殼體,磁性放大線圈、柔性羅氏線圈、霍爾傳感器和監測系統,把手,固定柱;所述保護殼體分為采集端和監測端,所述監測系統包括磁性校準模塊、信號放大器、低耗MCU、定位模塊、電源模塊、無線通訊模塊、溫濕度傳感器和時鐘模塊;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方案,安裝方面,安裝方便牢固,實現在線快速裝換;在線監測方面,實現了避雷器無人值守式智能化監控,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加設的溫濕度傳感器提供避雷器監測裝置的溫濕度狀態,有助于排查故障原因,定位裝置也能更好的提供位置信息,節約故障檢修換裝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監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避雷器在線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避雷器是電力電纜防止雷電等損壞時經常采用的一種重要設備,是雷電保護系統中最為廣泛應用的基礎設備之一。避雷器也稱為過電壓保護器,不僅可以限制雷擊等過電流的續流幅值,也可以限制續流時間。避雷器具有非線性特性,在正常電壓下,其具有高阻特性,僅允許幾十微安的泄漏電流通過。
就避雷器監測系統的配套通訊裝置而言,考慮到避雷器在電力系統中廣泛分布變電站間距離通常長達上百千米距離,工作人員無法進行頻繁的定期實地維護,采用線纜進行避雷器狀態信號傳輸又耗資巨大。因此尋找一種低功耗、高穩定性、抗干擾能力強、且傳輸范圍廣的無線通訊裝置對于避雷器監測系統的信號傳輸具有重要意義,且傳統技術需要對輸電線路帶電安裝檢測儀,即傳統方式更換和加裝監測儀時需要報停電計劃,將原先的引流線更換。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避雷器在線監測裝置,其目的在于,能夠實現帶電快速安裝,低功耗,監測抗干擾強,運行穩定性強,遠距離無線通訊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避雷器在線監測裝置,包括保護殼體,設置在保護殼體內的磁性放大線圈、柔性羅氏線圈、霍爾傳感器和監測系統,設置在保護殼體中部側邊的把手,以及設置在保護殼體外側的固定柱;所述保護殼體分為采集端和監測端,所述采集端中心開設有線孔,一側開設有開口,另一側設有開口支點;所述磁性放大線圈、柔性羅氏線圈和霍爾傳感器均設置于采集端;所述磁性放大線圈環形繞設與線孔外部;所述柔性羅氏線圈環形繞設于放大線圈外部,所述霍爾傳感器置于柔性羅氏線圈的閉合處,與柔性羅氏線圈相鄰;通過捏緊一對把手,以開口支點為中心,呈剪型,可以控制采集端開口(7) 的啟閉;所述放大線圈、柔性羅氏線圈、霍爾傳感器均與監測系統連接。所述監測系統設置于保護殼體的監測端;所述監測系統包括磁性校準模塊、信號放大器、低耗MCU、定位模塊、電源模塊、無線通訊模塊、溫濕度傳感器和時鐘模塊;所述磁性校準模塊與磁性放大線圈連接,所述信號放大器分別于柔性羅氏線圈和霍爾傳感器連接;所述磁性校準模塊、信號放大器、定位模塊、電源模塊、無線通訊模塊、溫濕度傳感器和時鐘模塊均與低耗MCU連接。
優選的,所述低耗MCU為STM32L系列ARM處理器。
優選的,所述的無線通訊模塊采用LoRa無線通訊模塊,所述 LoRa無線通訊模塊與遠程電網中心連接。
優選的,所述信號放大器還包括濾波電路,所述濾波電路為低通濾波器。
優選的,所述保護殼體的材質為三層式結構,中間層為高電導率的銅屏蔽層,兩側內外層為絕緣防水層,防水層包括丁基橡膠層、氯丁橡膠層和聚氨酯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凱普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凱普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490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互為反沖洗全自動凈水前置過濾器
- 下一篇:用于壓型金屬板鋪設的安全繩懸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