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滿足VW-1阻燃標準的尼龍編織線材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22144439.2 | 申請日: | 2019-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56252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墅鐸;蘇錦杰;馬翼;陳冠誠;張瀾寧;薛冰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光逸科技創(chuàng)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29 | 分類號: | H01B7/29;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萬永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園嶺街道華林社區(qū)八卦三路150號八卦嶺***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滿足 vw 阻燃 標準 尼龍 編織 線材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材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滿足VW?1阻燃標準的尼龍編織線材,通過在第三銅箔內(nèi)設有填充繩,填充繩位于第三銅箔中間部位,圍繞著填充繩周圍設有多根線芯,線芯外部從內(nèi)至外依次為防火膜、第三線芯外被,線芯內(nèi)部還設有銅箔絲以及阻燃劑,線芯與填充繩之間設有防火泡沫,通過增加在線芯內(nèi)阻燃劑,以及將線芯內(nèi)部尼龍換為銅箔絲,以及線芯外部設有防火膜,線芯與第三銅箔之間增加防火泡沫,線材編織外被以及裸線均能滿足VW?1的阻燃標準,做出來的成品也能符合VW?1阻燃標準。這樣可以保障充電線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發(fā)生短路等意外情況,可以有效避免產(chǎn)品及手機設備出現(xiàn)起火等危險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材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滿足VW-1阻燃標準的尼龍編織線材。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市面上的線材一般有兩大種類,一類是純TPE/PVC外被,如圖1,從外到內(nèi)依次為TPE/PVC外被101、第一內(nèi)編織102、第一銅箔103、第一線芯外被104、第一線芯105,純TPE/PVC類的比較容易滿足VW-1的阻燃標準,一般在外被中加入阻燃劑即可,外被越厚,越容易過VW-1阻燃標準,制造成本較高,耐用性不如尼龍編制外被。
另一類是尼龍編織外被,如圖2,從外至內(nèi)依次為尼龍編織201、 TEP線被202、內(nèi)編織203、第二銅箔204、第二線芯外被205、第二線芯206,尼龍編織耐磨性比較好,成本較低,但尼龍編織類的難度會大很多,主要原因是尼龍編織無阻燃劑情況下本身會助燃。針對尼龍編織,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將尼龍編網(wǎng)浸泡在阻燃劑中,但這樣的做法缺點是泡出來的編織阻燃效果不穩(wěn)定;
(2)直接在編織網(wǎng)原材料中加阻燃劑,缺點是編網(wǎng)原材料起訂量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防漏光指紋按鈕。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滿足VW-1阻燃標準的尼龍編織線材,包括第二尼龍編織、 TEP線被、第二內(nèi)編織、第三銅箔,所述第三銅箔內(nèi)設有填充繩,所述填充繩位于所述第三銅箔中間部位,圍繞著所述填充繩周圍設有多根線芯,所述線芯外部從內(nèi)至外依次為防火膜、第三線芯外被,所述線芯內(nèi)部還設有銅箔絲以及阻燃劑,所述線芯與所述填充繩之間設有防火泡沫。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內(nèi)編織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尼龍編織。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線芯外被為聚酰亞胺一氟第三線芯外被。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銅箔厚度為0.6-0.8mm。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在于:本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滿足VW-1 阻燃標準的尼龍編織線材,包括第二尼龍編織、TEP線被、第二內(nèi)編織、第三銅箔,第三銅箔內(nèi)設有填充繩,填充繩位于第三銅箔中間部位,圍繞著填充繩周圍設有多根線芯,線芯外部從內(nèi)至外依次為防火膜、第三線芯外被,線芯內(nèi)部還設有銅箔絲以及阻燃劑,線芯與填充繩之間設有防火泡沫,通過增加在線芯內(nèi)阻燃劑,以及將線芯內(nèi)部尼龍換為銅箔絲,以及線芯外部設有防火膜,線芯與第三銅箔之間增加防火泡沫,線材編織外被以及裸線均能滿足VW-1的阻燃標準,做出來的成品也能符合VW-1阻燃標準。這樣可以保障充電線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發(fā)生短路等意外情況,可以有效避免產(chǎn)品及手機設備出現(xiàn)起火等危險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純TPE/PVC外被線材橫截圖;
圖2為尼龍編織外被橫截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滿足VW-1阻燃標準的尼龍編織線材橫截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光逸科技創(chuàng)新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光逸科技創(chuàng)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44439.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