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行線鋸導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42429.5 | 申請日: | 201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213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馮毅;羅偉;王羽姍;呂嘉;呂智;衛小春;張樺棟;徐朝建;武壯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15 | 分類號: | A61B17/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龍 |
| 地址: | 030000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行 導引 | ||
一種直行線鋸導引器,包括一體化設置的握柄和穿刺管;穿刺管為直管,穿刺管豎直設置在握柄的底部;握柄中部設置有供線鋸穿過的線鋸導管;穿刺管的上端與線鋸導管連通,穿刺管與線鋸導管直徑尺寸大小相同;穿刺管下端設置有傾斜口。本實用新型,線鋸經設備在不損傷入路解剖結構的前提下,安全順利地到達椎間隙的前方,解決了手術視野限制所帶來的操作不便和風險,提高了手術效率和精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TES術等椎體切除手術中的線鋸導引輔助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行線鋸導引器。
背景技術
在脊椎一期后路en-bloc切除術中,“一鋸一刀”是最快最安全實現椎間隙離斷的方法,但由于相應器械的缺乏和手術視野的狹窄,線鋸常常難以送達椎間隙前方,給術者帶來不便。
目前,非特異器械由于長短粗細的不匹配和穿透力的不足,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不僅延長手術時間,降低手術效率,也對患者的安全構成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一)實用新型目的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直行線鋸導引器,解決TES術等椎體切除手術中線鋸安全順利送達椎間隙前方的問題,線鋸經設備在不損傷入路解剖結構的前提下,安全順利地到達椎間隙的前方,解決了手術視野限制所帶來的操作不便和風險,提高了手術效率和精度。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直行線鋸導引器,包括一體化設置的握柄和穿刺管;
穿刺管為直管,穿刺管豎直設置在握柄的底部;握柄中部設置有供線鋸穿過的線鋸導管;穿刺管的上端與線鋸導管連通,穿刺管與線鋸導管直徑尺寸大小相同;穿刺管下端設置有傾斜口。
優選的,穿刺管長度為12cm。
優選的,設備采用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穿刺管下端設置有傾斜口,能減小設備向前推進時的阻力,同時,方便術者從椎體前方夾取線鋸。線鋸經設備在不損傷入路解剖結構的前提下,安全順利地到達椎間隙的前方,解決了手術視野限制所帶來的操作不便和風險,提高了手術效率和精度。
本實用新型中,線鋸經設備突破椎間隙到達椎間隙前方,此過程中線鋸不與硬膜、脊髓、神經根、血管等重要結構接觸,安全便捷。直行線鋸導引器采用一體化設計,需采用金屬3D打印技術(增材制造技術)制造,區別穿刺管的裝配式結構,更加方便快捷,在使用中不會遮擋手術視野,也不會因線鋸脫落,對周圍組織造成二次傷害。導引器與線鋸粗細匹配,長度適中,便于操作。該導引器有效提高了手術效率和精度,為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直行線鋸導引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直行線鋸導引器中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直行線鋸導引器,包括一體化設置的握柄2和穿刺管1;
穿刺管1為直管,穿刺管1豎直設置在握柄2的底部;握柄2中部設置有供線鋸穿過的線鋸導管4;穿刺管1的上端與線鋸導管4連通,穿刺管1與線鋸導管4直徑尺寸大小相同;穿刺管1下端設置有傾斜口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未經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424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