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41014.6 | 申請日: | 2019-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955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張靖愷;戴華東;謝旭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紀志超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 指紋識別 模組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及電子設備,通過對柔性電路板和補強板進行挖孔設計,將指紋傳感器設置在其背部,形成了一種更加集成,厚度更薄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以滿足個別電子設備超薄的需求。并且,為了獲得清晰的圖像,通過調整柔性電路板和補強板的尺寸以滿足電子設備性能要求,那么電子設備的厚度大約為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厚度,并沒有因為在屏下設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而增加電子設備的整體厚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已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指紋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絕大多數電子設備中,目前傳統的屏下指紋模組堆疊結構會導致電子設備的厚度增加,無法滿足個別電子設備超薄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及電子設備,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所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包括:
柔性電路板;
設置在所述柔性電路板正面的補強板;
貫穿所述補強板和所述柔性電路板的通孔結構;
設置在所述柔性電路板背面的指紋傳感器,所述指紋傳感器至少部分投影在所述通孔結構區域內,且所述指紋傳感器連接所述柔性電路板。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指紋傳感器為CIS傳感器。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補強板為PI補強板、鋼片補強板或FR4補強板。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柔性電路板的厚度為100μ m-150μm,包括端點值。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補強板的厚度為100μm-300 μm,包括端點值。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
觸摸顯示面板,所述觸摸顯示面板覆蓋所述補強板和所述通孔結構。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觸摸顯示面板在與所述通孔結構相對應的區域,顯示有指紋觸摸標識。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指紋傳感器與所述柔性電路板通過金屬線連接。
優選的,在上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中,所述光學指紋識別模組還包括:
設置于所述通孔結構區域內的準直層。
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有益效果為:
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通過對柔性電路板和補強板進行挖孔設計,將指紋傳感器設置在其背部,形成了一種集成度更高,厚度更薄的光學指紋識別模組,以滿足個別電子設備超薄的需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410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PCB板負壓固緊結構
- 下一篇:干式變壓器用線圈壓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