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35945.5 | 申請日: | 2019-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04652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杜興;黃譯鋒;龔章俊;朱浩亮;黃世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勁松 |
| 地址: | 5302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單片機 鋰電池 充電 控制電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包括電源電路、單片機模塊、繼電器電路、鋰電池接口模塊、A/D轉換模塊、顯示模塊、太陽能接口模塊,電源電路輸出端與單片機模塊、繼電器電路、鋰電池接口、A/D轉換模塊、顯示模塊分別連接,單片機模塊與繼電器電路、鋰電池接口模塊、A/D轉換模塊、顯示模塊、太陽能接口模塊分別連接,本系統采用模塊化的“C”源代碼和極緊湊的匯編代碼;具有低成本的制造、支持多數電池類型、快速充電算法、可選的串行接口、充電參數易修改、片內EEPROM可用于存儲電池信息等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是1990年后逐漸發展起來的新一代電池,鋰電池較傳統的鎳鎘、鎳氫等電池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例如工作電壓高、質量輕、能量密度大、體積小、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循環壽命長等特點,因此,鋰電池作為主要能源在筆記本、手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上的應用已非常普及。如今,新面市的磷酸鐵鋰電池擁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因其具有優良的電池性能。
由于其固有的特性,若使用不當,使用壽命將大大縮短,很多的因素都會影響鋰電池的使用壽命,為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必須采用正確的充電方式,因此,設計一種全新的智能型鋰電池充電器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控制電路,包括電源電路、單片機模塊、繼電器電路、鋰電池接口模塊、A/D轉換模塊、顯示模塊、太陽能接口模塊,電源電路輸出端與單片機模塊、繼電器電路、鋰電池接口、A/D轉換模塊、顯示模塊分別連接,單片機模塊與繼電器電路、鋰電池接口模塊、A/D轉換模塊、顯示模塊、太陽能接口模塊分別連接。
所述電源電路包括DC接口DC1、開關SW1、電阻R1、發光二極管D10,DC接口DC1的1腳與開關SW1的2腳連接,DC接口DC1的2腳與3腳短接后與發光二極管D10陰極連接,開關SW1的3腳與電阻R1一端連接,電阻R1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D10陽極連接,開關SW1的3腳輸出電源VCC。
所述單片機模塊包括單片機U3、晶振Y1、電容C1~C3、開關S1、電阻R2、下載接口JD1,單片機U3的18腳、19腳分別與晶振Y1兩端連接,晶振Y1兩端分別與電容C1一端、電容C2一端連接,電容C1另一端、電容C2另一端分別接地,單片機U3的9腳與電容C3一端、電阻R2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3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電阻R2另一端接地,開關S1與電容C3兩端并聯。
所述繼電器電路包括三極管Q1、電阻R7、電阻R8、發光二極管D9、繼電器K1,三極管Q1基極與電阻R7一端連接,電阻R7另一端與單片機U3的1腳連接,三極管Q1發射極與電源VCC連接,三極管Q1集電極與電阻R8一端、繼電器K1線圈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8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D9陽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9陰極與繼電器K1線圈另一端連接且接地。
所述鋰電池接口模塊包括接口J2、電流檢測芯片U2,接口J2的1腳接地、2腳與電流檢測芯片U2的2腳連接,電流檢測芯片U2的1腳與繼電器K1的公共觸點連接,電流檢測芯片U2的3腳與電源VCC連接,電流檢測芯片U2的5腳接地。
所述A/D轉換模塊包括A/D轉換芯片U1、電阻R4、電阻R5,A/D轉換芯片U1的2腳與單電流檢測芯片U2的4腳連接,A/D轉換芯片U1的5腳~8腳分別短接后接地,A/D轉換芯片U1的14腳與16腳短接后與電源VCC連接,A/D轉換芯片U1的9腳、10腳分別與單片機U3的21腳、22腳連接,電阻R4兩端分別與A/D轉換芯片U1的10腳、16腳連接,電阻R5兩端分別與A/D轉換芯片U1的9腳、16腳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學院,未經南寧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359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裝箱車輛空重混裝智能識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電飛機電作動容錯伺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