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28900.5 | 申請日: | 2019-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86068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貴;李春奇;袁洪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貴 |
| 主分類號: | F17D5/02 | 分類號: | F17D5/02 |
| 代理公司: | 保定運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鐘驍 |
| 地址: | 252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氣 管道 漏氣 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包括夾塊a和夾塊b,所述夾塊a的外側壁鉸接有夾塊b,所述夾塊a和夾塊b的內部均開設有空腔,所述夾塊a和夾塊b內部頂壁和底壁均開設有滑槽,所述夾塊a和夾塊b的頂部分別連通有管體a和管體b,所述管體a和管體b的一端分別連通有兩個所述空腔,所述管體a和管體b在遠離所述空腔的一端分別連通有殼體a和殼體b,所述殼體a的內部底壁固定連接有水箱,所述管體a在靠近所述殼體a內部的一端與所述水箱的頂部連通,所述殼體b的內部兩側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支撐板,通過兩種不同方式的檢測,能提高對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時的精準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漏氣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天然氣管道是指將天然氣(包括油田生產的伴生氣)從開采地或處理廠輸送到城市配氣中心或工業企業用戶的管道,又稱輸氣管道,利用天然氣管道輸送天然氣,是陸地上大量輸送天然氣的方式。在管道總長中,天然氣管道約占一半,天然氣易燃、易爆、易擴散,天然氣管道的泄漏破裂事故不但造成很大的直接經濟損失,更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和環境污染等嚴重后果,可現有的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大部分都是對管道進行檢測,但天然氣管道對接處沒有相應的檢測,因天然氣管道對接大多數都是用焊接工藝進行對接,焊接時存在焊點不夠完善,或長時間使用后,容易出現漏氣現象,為此,提出一種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裝置,包括夾塊a和夾塊b,所述夾塊a的外側壁鉸接有夾塊b,所述夾塊a和夾塊b的內部均開設有空腔,所述夾塊a和夾塊b內部頂壁和底壁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連塊,所述連塊的內部螺紋連接有絲桿,所述夾塊a和夾塊b的頂部分別連通有管體a和管體b,所述管體a和管體b的一端分別連通有兩個所述空腔,所述管體a和管體b在遠離所述空腔的一端分別連通有殼體a和殼體b,所述殼體a的內部底壁固定連接有水箱,所述管體a在靠近所述殼體a內部的一端與所述水箱的頂部連通,所述殼體b的內部兩側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支撐板。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連塊在遠離所述滑槽的一側焊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側壁粘接有密封墊。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管體a和管體b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閥門a,所述殼體a和殼體b的外側壁均連通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閥門b。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夾塊a下方的外側壁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在遠離所述螺紋孔的一端貫穿所述夾塊b的外側壁固定連接有手輪。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導向槽的內部頂壁焊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在遠離所述導向槽內部頂壁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撐板的頂部,所述殼體b的內部頂壁鉚接有開關。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殼體a的頂部開設有可視窗,所述殼體b的頂部通過螺栓螺紋連接有聲光警報器,所述聲光警報器的電性輸入端通過導線與所述開關的電性輸出端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閥門a分別打開管體a和管體b,若有泄漏情況,天然氣會沿著管體a進入到水箱內,通過可視窗觀察水箱內的水位情況,水位有波動或氣泡的產生就表面此處天然氣管道存在漏氣現象,同時天然氣由管體b引導進殼體b內,支撐板會因氣壓的推動向上移動,在移動至目標位置后會與開關接觸,通過開關打開聲光警報器,提示操作人員此處天然氣管道對接處存在泄漏情況,通過兩種不同方式的檢測,能提高對天然氣管道漏氣檢測時的精準性,同時操作人員可及時做出相應的措施,降低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且有效的減少天然氣的浪費,防止天然氣泄漏會導致污染環境和發生火災等危險,提高天然氣管道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貴,未經李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289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