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輔助判斷連接管導管位置的直型多腔高頻醫用哨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123934.5 | 申請日: | 2019-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29997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錦源;陳忠;譚仲倫;姚慧文;林錦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06 | 分類號: | A61B5/06;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91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判斷 接管 導管 位置 直型多腔 高頻 醫用 哨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輔助判斷連接管導管位置的直型多腔高頻醫用哨子,包括連接部和聲腔部,所述連接部的尾部設置有聲腔部,所述聲腔部包括防護套、聲腔管、紊流板、出氣孔和通孔,所述聲腔管呈環形分布在防護套的內壁,所述聲腔管的一側內壁中心處一體成型有紊流板,所述聲腔管上對應紊流板的一側開設有出氣孔,所述防護套上正對應出氣孔的位置處開設有通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輕便,方便攜帶,便于快速準確判斷氣管插管位置,提高氣管插管正確率,為后續救治創造有利條件,而且特別適合搶救環境惡劣的情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輔助判斷連接管導管位置的直型多腔高頻醫用哨子。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對輔助判斷氣管導管位置共有八種方法,分別為:一、用氣管插管時,通過喉鏡目睹氣管插管管尖確實從聲帶之間進入聲門。此方法需要喉鏡、可視喉鏡等,不適宜困難插管和經鼻氣管插管;二、觀察通氣時胸廓起伏及胃部情況,如果通氣后胸廓起伏不明顯,腹部明顯膨隆,伴氣管內胃內容物反流,則肯定不在氣道。此方法耗時觀察胸廓起伏及胃部情況,尤其患者胸腔起伏弱時,難以觀察出。插管場地光線不足時更加難觀察胸廓起伏及胃部情況;三、通氣時聽診胸部和腹部呼吸音,如果胸部的呼吸音強,上腹部不明顯,則考慮氣管導管位于氣管內。若插管場地雜音噪音大時,難以聽清楚呼吸音,并且需要聽診器;四、擠壓胸廓,對于存在自主呼吸的患者則通過氣管導管口聽呼吸音,氣流明顯則提示多數在氣管。此方法需要擠壓胸廓需要花費時間和力氣。若插管場地雜音噪音大時,難以聽清楚呼吸音。插管人員通過氣管導管口聽呼吸音,若患者有呼吸道傳染病則容易引起插管人員患??;五、接呼吸機看呼出氣的流速波形,如果流速波形良好,則提示在氣管內。此種方法需要使用呼吸機,應用場地明顯受限,不適宜應用在大多場景;六、監測患者呼氣末二氧化碳,如插入氣管,可見呼氣時呈現二氧化碳需要監測患者呼氣末二氧化碳,應用場地明顯受限,不適宜應用在大多場景;七、緊急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査,如可見隆突及支氣管開口,則確定在氣管內。此種方法需要使用呼吸機,應用場地明顯受限,不適宜應用在大多場景;八、通過影像學檢查如胸片、胸部CT檢查。此種方法需要搬動病人或設備檢查,十分耗時耗力,不適宜搶救或手術插管病例。
其上述判斷氣管導管位置的方法均不適用搶救環境惡劣的情形,如光線不足情況或者環境嘈雜的緊急經鼻盲插氣管內插管的搶救情況。因此,設計一種輔助判斷連接管導管位置的直型多腔高頻醫用哨子是很有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輔助判斷連接管導管位置的直型多腔高頻醫用哨子,該哨子結構簡單、輕便,方便攜帶,便于快速準確判斷氣管插管位置,提高氣管插管正確率,為后續救治創造有利條件,而且特別適合搶救環境惡劣的情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輔助判斷連接管導管位置的直型多腔高頻醫用哨子,包括連接部和聲腔部,所述連接部的尾部設置有聲腔部;
所述聲腔部包括防護套、聲腔管、紊流板、出氣孔和通孔,所述聲腔管呈環形分布在防護套的內壁,所述聲腔管的一側內壁中心處一體成型有紊流板,所述聲腔管上對應紊流板的一側開設有出氣孔,所述防護套上正對應出氣孔的位置處開設有通孔。
優選的,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管、握手端、插接端頭和接頭座,所述連接管的頂端固定有握手端,所述握手端的頂端一體成型有插接端頭,所述連接管的尾端固定有接頭座。
優選的,所述插接端頭的外徑與氣管插管的內徑一致。
優選的,所述連接管的一側設置有支管。
優選的,所述接頭座的內壁粘接固定有硅膠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防護套的底板固定有拉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未經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1239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